2007-11-26 00:00:00 作者:任仁 玉梅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记“风展红旗”大型诗歌朗诵晚会作品作者后金山
22日晚,以“宣传十七大、建设新高邮”为主题的“风展红旗”大型诗歌朗诵晚会在高邮大剧院浓情上演,并取得圆满成功。举办诗歌作品朗诵晚会开邮城之先河,全部作品由一人创作也开邮城之先河,更重要的是以别样的形式兴起了全市上下宣传学习十七大的新高潮。
“风展红旗”大型诗歌朗诵晚会取得成功后,在全市上下引起强烈反响,而整场晚会全部作品的创作者后金山也为自己多年的诗歌生涯划上一个美妙的惊叹号。位运河畔长大的诗人为何如此“美丽”?记者借机采访了后金山。
后金山上中学的时候,就喜欢文学,特别喜欢诗歌。1975年,高中刚毕业的后金山在农村放映队里做放映员,常常走村串户,看到的和听到的比别人多,闲来没事时,总喜欢写一些小快板、秧歌等投到文化站,给文艺宣传队做演唱材料。他写的东西通俗易懂、脍炙人口,常常被采用,时常还被印成铅字。偶尔写的东西投到高邮电台也能被采用,时而寄来的0.5元至2元不等的稿费都让后金山兴奋不已。后金山回忆起在农村放映队里的趣事还津津乐道,那时放电影一般要到夜里12点才能回家。在月色如镜的夜晚,骑着自行车行驶在淮江公路上,运河上的船只泛着微弱的灯光,投影在月色下,分外妖娆。一边骑车,一边欣赏着这美丽的夜景,脑海中常常会冒出一些美妙的诗句,边吟边想,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车子都骑到马棚了,赶紧掉头骑回去。在农村放映队呆了十年,这样的情形不止一次。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