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政府铁腕治欠薪

2007-12-07 00:00:00    作者:吴慧梅    来源:今日高邮

全国70%的羽绒服装在江苏生产,江苏70%的羽绒服装在高邮制造。在享有“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美誉的高邮,纺织服装业一直是全市重点支柱产业之一。根据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10月底的调查显示,我市共有服装加工制造企业613家,职工57000多人。这些服装企业为我市经济快速发展、增加市民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这其中一些服装企业存在非法用工和拖欠职工工资现象,引发了社会关注。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共接到因企业欠薪而引起的群众信访投诉22批次,涉及职工800多人次。

服装企业的用工情况和职工的收入稳定状况,与社会稳定和谐息息相关。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长范天恩多次在有关会议上强调,要切实大力规范服装企业用工秩序,切实治理拖欠职工工资行为。11月12日至12月11日市政府组织开展了“整治非法用工、打击恶意拖欠职工工资”专项行动,重拳出击治理拖欠职工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企业拖欠职工工资行为。

为什么会发生企业欠薪行为?

 原因一:纺织服装企业进入门槛过低,部分业主“钻空子”

朱某在某镇租赁了几间厂房及几台生产设备,招收了100多名职工,服装厂就开了业,风风光光办了起来。前不久,朱某却忽然不知去向,公司120名职工工资共计47万元无从追讨。这是我市服装企业主携款外逃而引发的拖欠工资典型案例之一。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高健告诉记者,此次“整治非法用工、打击恶意拖欠职工工资”专项行动的重点就放在这些租赁厂房的服装企业身上。他说,国家从鼓励全民创业的角度出发,对办服装厂没有什么前置条件。但从高邮实际情况来看,这个进入门槛明显嫌低。而有些企业业主法律意识淡薄,有的还故意“钻空子”,存在主观拖欠工资、逃逸的情况。业主们开办一个服装厂只需要十多万,往往拖欠职工一两个月工资他的成本就能回头。这种行为已经构成了违法,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上述案例中的朱某所办服装厂的设备已进行查封,提前进入诉前保全程序。

原因二:部分职工的法律意识不强,遇有欠薪情况不能及时举报维权

 “有没有与公司签劳动合同?”部分职工被问到这个问题时显得目瞪口呆。有的说:“签了,只有一份,就在老板那边!”殊不知,劳动合同本应一式两份,一份交给公司,一份由劳动者自行保管,作为今后维权的证明。

按照规定,职工工资应当按月发放,如10月份工资在10月底或11月初应该发放到位。虽然服装企业有定额核算的过程,但一般情况下,最迟在11月底就应该发放。但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些企业到目前为止,8月份的工资还没有发放到位。对照有关劳动法规,这已经属相当严重的欠薪行为,但被拖欠工资的职工却很少有人举报维权。

高健说,这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职工应主动通过市劳动监察部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工资有纠纷,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但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职工没有这个意识,而是存有 “老板跑了找政府”的心理。职工平时不维权,一旦发生企业无力支付职工工资或负责人逃逸的现象时,有关政府部门帮助职工维权就很被动,也造成了不好的社会影响。对此,市劳动保障和监察部门将在规范、整顿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鼓励职工及时拿起法律武器,通过正确渠道维护自己的权益。

近两年受暖冬天气影响,我市部分服装企业特别是羽绒服装企业的销售不如人意;一些规模较小、风险抵抗能力较弱的服装企业难以维系,也是导致企业欠薪、倒闭的原因。

群众的利益时刻牵动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今年以来,我市针对部分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的用工不规范、不及时支付职工工资的行为,相继出台了《关于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关于对全市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解决企业拖欠职工工资情况进行督查的通知》、《关于对全市各类企业职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等,并把这项与乡镇部门的考核挂钩,切实维护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利益。

 在充分调研、多方论证的基础上,今年5月份,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经贸局、总工会还联合出台了《高邮市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职工工资保证金办法》,对以租赁厂房形式新办的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一年内曾发生过拖欠工资行为的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和两年内未发生过拖欠工资行为的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按职工人数每人3000、1500、1000元的标准缴纳保证金,或提供应缴保证金1.5倍有效资产抵押,或取得乡镇人民政府、主管系统担保。当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发生欠薪事件且无力支付工资时,可立即动用工资保证金,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利益。此外,今年以来,全市还多次开展以农民工工资支付、签订劳动合同,打击恶意拖欠职工工资及整顿劳动力市场秩序为重点的专项执法检查,共检查企业865家,涉及职工9.3万人次,补签劳动合同2.2万份,为3245名农民工讨回工资428万元,同时为530名农民工补缴养老保险85万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