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关爱洒向下一代

2008-03-28 00:00:00    作者:吴继原    来源:今日高邮

在八桥镇有这样一群基层关工“五老”,他们退而不休,老有所为,老有奉献,扶贫助学,帮教失足青年,关助留守子女……他们用善举谱写了一曲曲文明赞歌。

张发元  不让一个娃因贫失学

张发元现年69岁,金沟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曾任村干部。

自从2005年张发元担任金沟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以来,他用一张婆婆嘴四处游说,为本村贫困家庭孩子募集助学金,与特困生交友交心,使全村特困生无一因贫失学。

金沟村后庄组村民王某2006年初在一次车祸中丧生,其妻是个痴呆,女儿正上初一。突发变故使该户顿时成为贫困户。为保证王某的女儿不因贫失学,张发元主动捐助王家100元,同时报请镇关工委将其女儿列为特困生扶助对象。老张还亲自到学校如实反映情况,争取到校方的减免政策,并牵线村干部王有根、王庭荣等与王某的女儿结对助学,每学期给她200元助学金。金沟组特困生陈某自幼父母去世,全由亲属轮流照料。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加上生活窘困,今年春节后正上初三的陈某竟辍学赴江都打工。老张闻讯后,自费雇了一辆农用三轮车往返于其多个亲戚家,经沿途盘问,终于在江都立新农场某企业找到陈某。通过苦口婆心做其工作并帮其争取学校相应减免政策,陈某终于重返校园。

据统计,在张发元努力下,近三年,金沟村共有120人次累计捐资助学7200多元,41人次特困生受助,无一因贫失学。

张广汉  与失足青年交友

 张广汉现年66岁,原陈堡村治调主任,退休后一直担任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

多年来,张广汉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尽心尽力。陈堡村戴家组陈某和新桥组孙某因犯盗窃分别于2004年、2005年入狱。张广汉主动向村两委会提出建立帮教小组的设想,很快得到批准并予以实施。村支书王国平等6名村干共同参与,对陈某、孙某家伸出关爱之手。

 陈某家房屋破旧急需翻建,老张及时出面与村干一道帮该户协调宅基地,使该户顺利建成三间楼房。孙某服刑后,其妻一度想离婚回娘家,老张立马登门做劝解工作,并在农忙时帮忙。2006年,老张还主动与溧阳监狱取得联系,与陈堡村两委会主要人员赴监狱进行探视感化。平时,老张还以书信的方式与两失足青年交心……2007年,陈某、孙某不负老张及众人的一片厚望,提前释放回家。张广汉又及时进行跟踪教育,并多方为两人介绍工作。目前,陈某已谈上对象,在邮城上班,孙某家庭和睦,就近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陈正荣  留守儿童的贴心爷爷

陈正荣现年67岁,原李庄村村干,已担任李庄村关工委常务副主任6个年头。

针对近年来父母双外出打工家庭增多,留守儿童交由爷爷奶奶照看,隔代教育弊端日益显现的实际,陈正荣向村支部提出,组建一支由15名关工“五老”组成的关爱工作队,重点开展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工作,并建立了关爱网络。

由于陈正荣细心的工作,李庄村的关爱网络发挥了作用,所有留守儿童如今均有1-2名代理家长关爱。无论是寒暑假还是周末,陈正荣经常带领“五老”人员走田头、串户头,了解孩子学习和思想动态。2006年暑假,当老陈获悉该村二组一名留守初中生整日打游戏机,不想学习后,他便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对其进行批评教育。一开始,该生态度不端正,认为老陈是多管闲事,但后来看到老陈汗水湿透衣服、皮肤晒得黑乎乎、一次次对其晓之以理,该生最终被感化,表示不再消沉,并痛下决心戒掉了玩游戏机的恶习,现已成为一名好学上进的学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