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02 00:00:00 作者:李忠明 来源:今日高邮
——写在父亲李健牺牲60周年
父亲李健,已经离开我们60年了。60年来,我们时刻想念父亲,缅怀他的光辉事迹。
1936年春天,母亲怀上我6个月的时候,父亲与邻村进步青年张雷平,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毅然离开了家乡。我出世后长到8岁,都不知道父亲长啥样。
1944年秋天,我虚龄9岁,已经记事。母亲带着我从老家前往兴化,见到了亲爱的父亲。当时他才26岁,就已担任兴化县抗日民主政府的县长。我看到他穿一身灰色制服,身高1米8左右,圆脸大眼睛,看上去很疲劳,但精神很饱满。父亲第一次见到我,十分高兴,一下子把我抱起来,问我叫什么名字,母亲说我大名还没有起,他眼珠一转说,“就叫‘忠明’吧,忠于党,明事理。”因为没有见过父亲,当时,我只是楞楞地看着他,好像陌生人一样。记得我和母亲在兴化住了一个多月,本来父亲要把我留在部队,母亲没舍得。谁知,那次是我和父亲见的第一面,也是最后一面。1950年秋天,张雷平写信告诉我们说父亲牺牲了,全家人一下子陷入了悲痛之中。
1951年春天,高邮县人民政府把母亲和我接来,并安排我在高邮县中学免费读书。后来,我考取了铁道学校,被分配到宁夏铁路工作,直到1980年秋,为照顾年迈的母亲,才由组织上调回高邮。
幼时朦胧的记忆,使我对父亲生前的许多事情不甚了解。长大后,通过听母亲和老前辈的介绍,还有人民政府经过调查整理的有关父亲的事迹材料以及高邮、兴化革命烈士纪念馆保存完好的资料,才了解父亲身上竟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
1936年,父亲离家后,和张雷平一起考上了徐州警察训练班,结业后先到上海郊县当警察,后到泰州当警长。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父亲和一些进步青年经常阅读抗日救国的报刊书籍,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多次向党组织提出申请,并接受考验,终于在1939年2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事地下工作。在泰州工作不到半年,父亲就和张雷平以警察身份作掩护,一起秘密建起了地下党支部,还把泰州伪警察局中队长张岳侯发展为中共党员。
抗战期间,父亲在泰县联系许多抗日青年,先后组织了“泰县文化界抗战工作团”、“抗战集社”,宣传抗日、积极开展救亡活动。1940年上半年,父亲奉命到兴化工作。由于兴化地处里下河水网地区,日军未能占领,国民党某部队便设在这里。在恶劣的环境下,父亲带领人民群众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秘密动员船工破坏敌人部队支援黄桥战役的21艘轮船,并用一副特殊挽联辛辣讽刺在黄桥决战中毙命的敌八十九军军长李守维,使得人心大快。高邮城第一次解放后的土改运动中,父亲毫不含糊地揭穿反动地主托田不交契的诡计,领导农民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逼契斗争,狠杀了敌人的威风。
我和母亲住在兴化的一个多月里,父亲工作总是很忙,很紧张,很少有时间陪我们,但只要一有空闲,父亲总会教导我如何做一个有用的人,那些朴实的话语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中。
亲爱的父亲,您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您那崇高的思想情操、坚定的革命意志、顽强的斗争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却是留给子女的宝贵财富,时刻激励我们奋发向上。您是我们心中永远耸立的丰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