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网络辟谣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富有时代特征和民族风格的人民币

2008-04-16 00:00:00    作者:焦成钢    来源:今日高邮

在世界货币发展历史上,我国的人民币体现和传递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促进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融合。其特点表现为:主题鲜明,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设计新颖,印制工艺先进,体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格。

反映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的第一套人民币

解放前夕,全国已有我党领导的银行30余家,发行各种票面货币257种。1947年7月,在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董必武的提议下,经中央同意,开始组建中央银行,在华北、西北、华东三大解放区准备发行统一货币,1947年10月,董必武采用了晋察冀边区银行副总经理何松亭的定名为”中国人民银行“的建议,经中央批准之后,决定用这个名称。

1948年,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进行,分散的各解放区迅速连成一片,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亟需一种统一的货币替代原来种类庞杂、折算不便的各解放区货币。为此,1948年12月1日,西北农民银行和晋察冀边区的华北银行以及山东解放区的北海银行合并,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成立了中国人民银行,同日开始发行统一的人民币。时任华北人民政府主席的董必武为该套人民币题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第一套人民币以“农村收割打场”、“传统的帆船”、“矿车和驴子”及“新华门”等作为正面图案,背景部分图案是北京的名园名景风光图,真实地反映了那时人民翻身解放、当家做主人、耕者有其田的喜悦心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这套人民币的12种面额、62个版别里,最小的面额是壹圆券,最大面额为50000元。

这套人民币,带有明显的战时特征和农耕经济色彩,作为新中国建国前后过渡性的货币从1948年12月1日发行,到1955年5月10日止,有前后7年多的时间,它是我国发行的五套人民币系列中,面额最多,版式最繁的一套人民币。

体现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第二套人民币

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陆续发行,共有11种面额、13个版别(其中包括了前苏联代印制的深绿色叁元券、酱紫色伍元券和黑色拾元券)。它是在中国人民已经着手全国范围的经济恢复与建设,金融物价已趋稳定,财经状况好转的情况下发行的。它不但彻底清除了旧中国通货膨胀给中国人民生活带来的阴影,还标志着中国货币制度的完整统一(第二套人民币与第一套人民币折合比率为:第二套人民币1元等于第一套人民币1万元),在人民币发展史和新中国金融史上起到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第二套人民币主题鲜明,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征。第二套人民币的主景图案从壹分到拾元券分别为:汽车、飞机、轮船、拖拉机、火车、水电站、北京天安门、延安宝塔山、井岗山龙源口、各民族大团结、工农联盟,其内容体现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风貌,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

第二套人民币不仅首次在票面上同时采用了汉、维、蒙、藏四种民族文字,在钞票式样上也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的四边框框格式,采用了左右花纹对称的新规格;票面尺幅按面额大小分档次递增;整个图案、花边、花纹线条鲜明,精密、美观、活泼,体现了浓郁的民族风格。为使新设计的版面和谐一致,中国人民银行首任行长南汉宸邀请了当时任总行研究员的马文蔚重写了“中国人民银行”行名。

第二套人民币已成为我国第一套品种齐全、序列完整、风格独特、技术精湛的货币。

象征伟大祖国富强和团结的第三套人民币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在经历了连续三年的经济困难后,国民经济开始好转,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国家财政金融状况逐渐好转,从1962年4月20日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历时12年时间,共陆续发行7种面额、9种票券。

第三套人民币票面设计图案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中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1、2、5角券正面,象征文化教育新改革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成就,角券三种面额背面分别采用菊花、牡丹花、梅花、棉花等图案,象征社会主义文化、科学、艺术百花齐放,欣欣向荣。1元券正面为拖拉机手图,2元券正面为车床工人图,5元券正面为炼钢工人图,象征着我国是一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背面图案象征工业以钢为纲,发展农林畜牲业和发展能源工业。10元券正面为“人民代表步出大会堂”图,象征人民参政议政,当家做主人,背面以红色牡丹和彩带衬托天安门,象征伟大祖国的富强和团结。第三套人民币在第二套人民币蒙、维、藏文的基础上,增设了壮文,并重新按蒙、藏、维、壮顺序排列。

这套人民币独具匠心的设计、庄重考究的图案、细致精美的印刷、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成为一大亮点。在市场上流通38年,是发行的五套人民币中流通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它记载了一段特别宝贵的历史,内涵十分丰富。

团结一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第四套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自1987年4月27日起,陆续发行第四套人民币。第四套人民币主币有1元、2元、5元、10元、50元和100元六种。

该套人民币主题思想突出,民族风格鲜明,印刷工艺先进,体现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的壮志豪情。

该套人民币,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主要领导人的光辉形象。将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四位领袖侧面浮雕头像放在100元券上,以科学概括“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开创了建国后人民币中以领袖头像作为图案的先河。50元券采用了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人物头像;其它券别采用了我国14个民族人物头像;票面人像清晰,栩栩如生。

在设计风格上,这套人民币保持和发扬了我国民族艺术传统特点。主币背面图景取材于我国名胜古迹、名山大川,展示了井冈山主峰、黄河壶口、珠穆朗玛峰、长江巫峡、南海“南天一柱”和长城等。票面的纹饰全部采用富有我国民族特点的图案,如凤凰牡丹、仙鹤松树、绶带鸟翠竹、燕子桃花等。在印制工艺上,主景全部采用大幅人物头像,雕刻工艺复杂;钞票纸分别采用了满版古钱水印和固定人物头像水印,它不仅表现出线条图景,而且表现出明暗层次,工艺技术很高,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印钞工艺技术水平和钞票的反假防伪能力,另这一版行名仍用原来字体,但采用了国务院颁布的汉字简化字,在票面上增加了盲文面额。

向建国五十周年献礼,跨世纪的第五套人民币

为适应经济发展和市场货币流通的要求,199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第五套人民币发行。这是在我国政治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背景下发行的。

第五套人民币既保留了中国传统钞票的设计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这套人民币,以毛泽东主席建国初期的头像为正面主图,底衬采用了中国著名花卉图案,背面主景图案选用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观和寓有民族特色的图案,充分表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弘扬了中国伟大的民族文化。

毛泽东头像为第五套人民币的正面主图案,不仅使第五套人民币具有了突出的统一的标志性特征,而且使人民币有史以来首次以统一的正面主图案定型于一套所有面额的钞票。

第五套人民币背面具有明显特征: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在红色为基调的画面中显得格外神圣;布达拉宫图案与蒙、藏、维、壮和汉语拼音的“中国人民银行”行名相伴构成背景主图案的主要内容,给人一种西藏作为中国不可分割领土的神圣感;“桂林山水”、“长江三峡”、“泰山”图案同样各具风格,进一步体现出我们伟大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壮丽的山河。它的亮点还有花卉图案和各种花纹装饰,陪衬在主图周围,无论是正面的花卉还是背面的花纹,无不以秀美典雅的姿态与主图案相衬相伴,显示了对主图案的烘托作用。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明天的人民币票面特征将更加靓丽,设计特点更突出,防伪技术更先进,将以更崭新的面貌展示在人们面前。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23©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200011    苏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