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2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参加月初“中国扬州鉴真国际马拉松(半程)赛暨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的11名选手中,有位“特殊人物”,他叫高志鹏,今年25岁。
说高志鹏是“特殊人物”,那是因为他在两年前体重125公斤,而经过一年的长跑锻炼后,现在体重只有70公斤左右。一年时间减去50公斤,而且还是我市11人中第二个冲过半程马拉松赛终点线的选手。日前,记者与他作了一次“减肥历程”交流。
高志鹏5岁时开始发胖,9岁时体重达到45公斤。上初中后到高中毕业,6年里一年增重5公斤。高志鹏叙说这段“发福”经历时,自我调侃地说道:“每年长5公斤,瞎准!”
高志鹏两三岁时就有营养过剩的现象出现。10岁时去南京医院检查身体,医生诊断为“单纯性肥胖”,即为吸收功能过好。
高志鹏说,他从小十分挑食,几乎从不吃素菜,可谓无荤不吃饭。而且,吃饭总是狼吞虎咽,速度很快,同龄人比不上,即使是成年人也望尘莫及。此外,他也不太喜欢运动。据他说,12年的中小学生活,难得去上体育课,到了大学里,运动的种类多了才选择有兴趣的项目玩玩。
身高1.72米的高志鹏,由于体重的原因,从小学到大学都是“明星”。超出常人的体重,给他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不便,也带来了几许乐趣。
学生时代的高志鹏,每年春节都要像小伙伴们一样,穿新衣服。而每到过年,就是他和父母犯愁的时候:在高邮几乎买不到合适的衣服,都是到南京等地购买。上高中时,即使南京这些大城市,也难买到适合他3.9尺腰围的衣服了,于是就托人到为外国人做服装的厂里购买。高志鹏说,其实不仅衣服难买,裤带也难买。记者见到他用过的几条皮裤带,都是经皮匠冲过眼的。
高志鹏是在一中上的高中,而家在北门口,他又不住校,代步工具是一辆老式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轮胎经常爆胎,每两三个月补次胎是常事。
高志鹏笑嘻嘻地告诉记者,高中三年,他坐断过三次板凳,每次坐断板凳,都会引起笑声一片。他还告诉记者,一次上体育课,他在做立定跳远时,把裤带挣断了。还有次在学校里打预防针,护士找不到他手臂上的筋络……
高志鹏上高中时,担心体重过于超重,会被大学拒之门外,也采用过用药物并结合节食的方式来减肥。10多天里虽然减了5公斤左右,但身心都不舒服,于是终止了。
庆幸的是,大学没有拒收高志鹏这个大胖子,他考取了徐州建筑学院计算机专业。在抗击“非典”的日子里,高志鹏不能走出校园打“牙祭”,一日三餐全在学校食堂吃,每天傍晚与同学打篮球。不知不觉中发现体重减轻了,高志鹏备受鼓舞,继续每天打篮球。谁知由于暑假期间未能坚持体育锻炼,他的体重反弹,减肥半途而废。
2005年毕业后,高志鹏意识到,不减肥,工作、女朋友都难寻觅,于是决定再次启动减肥计划。是年深秋,他每天去市体育场跑步,但又未能坚持下来。对这次半途而废,高志鹏认为,初次参加较大体能运动的人,不宜选择冬季。这是因为运动后出汗不能及时换衣服,容易引起感冒。
2006年春暖花开时,高志鹏终于再次启动减肥计划。他刚跑步时,一天就跑一两圈。双腿一迈动,就汗流浃背,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
更有趣的是,自从开始跑步,高志鹏每天回到家里,就往秤上站,但指针仍顽固地定位在125公斤的位置上。坚持跑步一个星期后,高志鹏又站在秤上时,指针由固定位置向左稍稍移动了。
指针移动一小格,高志鹏减肥的信心增加了一大格。到当年的七八月份,高志鹏的体重减轻了七八公斤。高志鹏说,那年天公也帮他忙,夏季里很少有雨水,于是他天天跑步,每天跑10圈后身心十分舒畅,一天不跑反倒不舒心。他现在每天在体育场跑6000至8000米(15至20圈)。
自从以跑步锻炼来减肥后,高志鹏在饮食方面也作了调整。他每天的早餐是水果、牛奶、鸡蛋,中餐以素菜为主,傍晚吃些西瓜等果蔬。
高志鹏说,目前国际流行的减肥方法是“过午不食”,但他没有机械地生搬硬抄。他认为,减肥也要保证体能的正常消耗。因此,他一边坚持正常的长跑锻炼来减肥,一边正常地保持营养补充。
长跑是培育人战胜艰难困苦意志的一项运动,对高志鹏这样体重超重的更是如此。为此,高志鹏在积极地寻找长跑的乐趣与兴趣。他希望把自己的“独跑”变成几个人、一群人的“团伙”跑。当他得知扬州举办马拉松(半程)比赛时便报名参赛。也正由于报名参赛,他结识了市冬泳协会里一批长跑爱好者。
高志鹏说,他现在长跑没有了孤独感,对减肥也更有自信心了。
记者在《噢,马拉松》那篇报道中,曾引用刻在古希腊山崖的一段话:你想美丽吗?跑步吧!你想健康吗?跑步吧!你想快乐吗?跑步吧!由高志鹏的成功减肥,记者缀上一句:你想减肥吗?跑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