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4-25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记自学成才的回族青年薛晓锋
薛晓锋和父母在一起
最近,记者到菱塘回族乡采访时,偶然得知该乡青年薛晓锋自学成才的事迹,遂到他家中进行了专门采访。据介绍,薛晓锋小时候耳朵就有点聋,智力平平,通过家庭和学校后天的教育培养,他凭良好习惯、努力勤奋和持久意志,取得了“国家注册会计师”和“国家注册税务师”双重资格证书,并在去年全国会计知识大赛中荣获扬州赛区个人二等奖(我市仅三名)!
他本普通
薛晓锋因母亲怀胎期间偶受风寒得疟疾重病,医生用药欠当致先天性耳聋,听力明显较差,到五六岁时才开始呀呀学语,八九岁时日常生活语言都说不周全。
薛晓锋的父亲薛忠原是民办教师,1980年考取高邮师范“民师班”,毕业后被分配在郭集中学教书。清贫的生活,工作的压力,夫妻两地分居,让这位乡村教师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工作与自身学习进修上,对自己年幼聋儿的启蒙教育几乎顾不上。薛晓锋小学一年级开始就随父亲在郭集读书,虽与父亲吃住在一起,但是忙于工作的父亲基本无暇顾及他的学习。小学一、二、三年级,薛晓锋的语、数考试经常只有60、70分,直到四年级才得过一张“三好学生”奖状,这也是薛晓锋小学六年中获得的惟一奖状。
作为一名具有多年执教经验的中学语文教师,薛忠在当年日记本上对儿子的评语是:中智。当时,他内心对孩子学业并不抱多大期望,他的教育只是在尽父责,帮儿子学生存本领而已。
人贵有志
虽然对薛晓锋的学业前景几乎不抱希望,但薛忠从未骂过孩子“笨蛋”之类伤自尊、自信的话,相反,总说他“能”,鼓励他自信。
薛忠夫妻俩常在吃饭、洗脚和睡觉前与薛晓锋相处的零碎时间,有意识地对他反复灌输远大志向和良好习惯。有一次,父亲问他长大干什么,他天真地说:“开拖拉机!”父亲便对他说,开拖拉机不算本领,开飞机才有本事,要能造飞机、当教授、当科学家就更有本事了。
这些话,当时的薛晓锋不一定全懂,但一次又一次的父子对话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心智,奠基着他理想的大厦,激发着他自信和自学的原动力。薛晓锋上三、四年级时,在日记中多次写道:我要像音乐家贝多芬、作家海伦、数学家华罗庚等人一样,立志成才,努力扼住命运的咽喉。
薛忠告诉记者,现在有许多农村家长常常有口无心地当着外人的面贬低孩子,说孩子“大笨蛋”之类的话,殊不知,正是这些本是无心甚至是谦虚的话语,有意无意中扼杀了他们孩子的进取之心和聪明才智,在孩子稚嫩的心灵上蒙上了自卑、自暴自弃的阴影 。
优秀是一种习惯
英国的萨克雷说过,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薛忠说,作为父亲、老师,他并没有在儿子身上花费多少时间和精力,也没有帮儿子请过家教老师、开过小灶,但是后天“育”出来的良好学习、生活习惯,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使一般的孩子也能成人成才。
薛忠当年自学、教学、家务等事务繁忙,很少过问到薛晓锋,但他注重培养儿子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从二年级开始,薛忠就严格要求薛晓锋坚持每天写日记。薛晓锋还清楚地记得他开始写的日记内容是:“我睡觉,我上街”。父亲问:你在睡觉,怎么又上街了?他回答:醒了起来上街的。父亲告诉他:那你要写上“醒了爬起来”才行啊!九岁了,写这样的日记,这在许多家长及学生看来,简直是“孺子不可教也”。但父亲当时却一点没有责怪他,而是耐心点拨他, 要求他坚持写下去。从此,小学、初中直到中专,薛晓锋一本接着一本地写,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记日记过程中,他记录了所接受的教育以及自己的进取、进步过程,养成了勤奋学习、深入思考、善于总结的习惯,成绩逐步提高。
薛忠很早就帮薛晓锋订小学生、中学生作文选及各科学习报刊等。是坚持读书、看报刊杂志,开启了薛晓锋的智慧,丰富了他的知识,也锻炼出了他的自学能力。薛忠说,报纸杂志上汇集了全国各地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的精华,它们是学生最好的无声的老师。
六年级毕业那年的暑假,薛忠为薛晓锋正式制定了“家庭限时学习制”,要求他每天早上半小时读书,上午两小时学语文,下午两小时学数学,其余时间可以自由玩乐。“家庭限时学习制度”培养了薛晓锋学习的耐心和毅力,养成了他既热爱学习、又热爱生活的习惯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薛晓锋从初中到中专,再到参加工作以来的13年,从没间断过自学,长年都学习到深夜。
劳动是教育成功的一大秘诀
薛晓锋天生听力不行,薛忠夫妇怜爱却绝不娇宠他,他们让晓锋从小就干力所能及的劳动,从四五六岁开始,就要求他看看鸡、扫扫地、抹抹桌子,洗洗手帕、毛巾、鞋袜等;从七八九岁起,就教他洗衣、洗碗、烧饭做菜;十二三岁后,搬麦把、稻把、割麦、割稻等农活,他都干过。
薛忠的观点是:一个没有吃苦耐劳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的人,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竞争要求和担当什么大任的,青少年吃苦耐劳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不依赖一定量、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的磨练甚至煎熬,是难以培养起来的。
体力劳动让薛晓锋既锻炼了体魄,也深深体会到家长劳动的艰辛,体会到学习的疲劳辛苦与劳动的劳累辛苦程度相比,真算不了什么。于是上了初中后的薛晓锋,愈发地刻苦用功,中午困了就伏在桌上打个盹,父亲叫他上床歇会儿,他说,不行,躺到床上就难起身了。下晚自习回家后,他常常坐在床上看书到深夜十一二点,然后抱书和衣而眠。
1992年,薛晓锋被评为扬州市三好学生,并且以菱塘乡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取中专,被淮阴供销学校会计审计专业录取,给了家长和老师一个意外的、大大的惊喜!四年中专,他不仅连年获得学校A等奖学金,还考过了10多门会计大专和本科国家自学考试的课程。
习惯养成,终身受益
1996年,薛晓锋中专毕业后被分配到菱塘乡审计所工作,从此他确立了人生新的奋斗目标,边工作,边自学深造。
在一个乡镇,没有什么学习氛围,没有辅导教师,薛晓锋硬是凭着一股坚韧顽强的毅力,通过订阅财会杂志、上网学习,战胜了高等成本会计、数学、英语等科目一个又一个学习上的困难,分别于1997年和2002年获得了会计大专和本科文凭。
这期间,乡镇机构改革,一心钻研业务、加之耳聋显得有点不善交际的薛晓锋落聘了。2002年,他被“推荐”到曙光电缆公司做会计,从“大院子的人”变成了“企业人”。
薛忠及时开导薛晓锋:“塞翁失马,焉知祸福”,你的饭碗就在你自己的手中。在父亲的激励下,薛晓锋按原定目标,全身心投入到被国内财会类专业人士誉为“考试难度第一、含金量第一”的国家注册会计师考试中。3年1000多个日夜的奋斗,几度失败,几度考验,薛晓锋终于在 2005年上半年通过了国家注册税务师全部科目考试,下半年又通过了国家注册会计师全部科目考试,再次给了父母和企业领导以及同行一个大大的惊喜!
薛晓锋的业务水平越来越高,加上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热情,在企业越来越受重用,短短数年,从财务部会计到部长助理、副部长、常务副部长、部长,成为曙光公司最年轻的正职中层干部,年收入成倍增长。
今年,薛晓锋正在积极备战国家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和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考试,他要进一步拓展知识面,让会计更精、审计更通。我们也衷心祝愿薛晓锋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