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6 00:00:00 作者:本记 来源:今日高邮
记者就此电话采访汪曾祺研究专家陆建华
汪曾祺先生的短篇小说《侯银匠》列入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本报就这个话题致电南京陆建华先生,电话采访了这位汪曾祺研究专家、江苏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请他谈谈自己的看法和感爱。
记者:陆先生,你得知汪曾祺先生的《侯银匠》列入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后,你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陆建华(以下简称陆):虽然我的两个孩子早已大学毕业并已参加工作多年,但我对一年一度的高考仍然关注,尤其对语文试卷,从作文题,到每一条语文知识考题,都会抱着浓厚的兴趣仔细阅看。这是一种近于职业的习惯,既因为我在临泽中学做过一年的高中语文教师,也因为自己对文学的爱好与追求。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把汪老的作品列为考试内容,我的第一感受是惊喜与自豪交织在一起的激动与感动。
记者:请具体谈一下汪老作品列为高考语文试题的意义?
陆:去年纪念汪曾祺先生逝世十周年时,作为汪老的故乡,高邮牵头举办了系列纪念活动,在全国产生很大的影响,许多专程来邮参加纪念活动的国内知名作家都不约而同地强调指出:汪先生的作品经历了十年岁月的考验,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不能说,设计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专家,在浩如烟海的那么多中国作家的优秀作品中,独独选中汪先生的《侯银匠》,就是受了纪念汪老逝世十周年活动的影响,但此举却完全可以作为汪老的作品“越来越深入人心”的有力证明,这是一。第二,你只要仔细体味高考语文试卷围绕《侯银匠》出的那四道题目,你就会强烈感觉到,这是从一个特别的角度对汪老的包括《侯银匠》在内的作品从思想到艺术的高度肯定。不妨这样认为,这四道题,是引导我们正确阅读和欣赏汪老作品的一把钥匙。第三,大家知道,去年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汪曾祺先生逝世十周年的一次座谈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铁凝说了这样一番话:“汪曾祺先生是我们大家共同敬仰的前辈,是北京文学界的一面旗帜,也是中国文学界的骄傲。他那种唯美、向善、求真的态度,他深厚的文化和艺术素养,是我们所有作家都应该学习的。”现在,铁凝讲的这番话已越来越成为当今人们的一个共识。如果说,铁凝的这番话,过去主要作用于、影响于文学界的话,那么,通过《侯银匠》进入今年的高考语文试卷,汪曾祺先生及其作品将一定会在成千上万的考生和他们的家长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这是不言自明的,也是人人都可以强烈而鲜明地感受得到的。
记者:陆先生作为汪曾祺研究会会长,今年在宣传学习汪老方面有什么新希望和新打算呢?
陆:如铁凝所说,汪老已经成了“中国文学界的骄傲”,当然更是我们高邮的骄傲!我觉得,市委领导近年来对汪老的宣传及其作品的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切实扎实的工作,特别是市委书记陈扬,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等市委领导,他们在千头万绪的繁忙工作中,始终能关注与重视有关宣传汪老的诸多方面工作,并给以切实的支持,这都是近一二十年来高邮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宣传汪老,说到底,其实就是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创造高品位、高质量的地方文化品牌的问题,对于振兴高邮经济、加快发展步伐、提高广大民众的精神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希望市领导抓住今年汪老作品进入高考试题的契机,有选择、有步骤、有重点地再在宣传汪老方面抓好一两件实事,比方说,在条件成熟时把汪老的作品搬上银幕荧屏,邀请国内知名汪曾祺研究专家在高邮召开一次研讨会,等等。此外,应上海远东出版社之邀,为纪念汪老逝世11周年。最近我与金实秋联合编选了《永远的汪曾祺》一书,已经出版,不日就要与大家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