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20 00:00:00 作者:韩粉琴 马金林 来源:今日高邮
“一流企业经营资本,二流企业经营品牌,三流企业经营产品”。近一段时期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在多个场合不断倡导这一新观念,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将企业上市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来抓,引导激励企业上市,利用资本市场做大做强企业,增强区域竞争力。
周边企业上市热情高涨
近年,中国股市起伏跌宕,然而企业上市热情递增不减。
以江苏省为例,目前上市公司已有113家,2007年从境内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66亿元。
上世纪末,宝应的宝胜集团与我市一些电缆企业基础相差不多,1999年产销7.2亿元。2004年宝胜上市,当年募集资金3.5亿元,后来又通过增发实行再融资,先后募集资金达8亿多元。利用所募巨资,宝胜集团顺利实现跨越发展,2007年集团营业收入80亿元,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纵观我市周边地区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也正在向资本市场“高歌猛进”。邗江的琼花高科、仪征化纤也在国内成功上市。2006年底,天长的天大管材与兴化的兴达钢帘相继在香港上市;江都的长青农化上市申请材料已被中国证监会接收,预计近期可实现上市。
实践证明,企业上市融资,让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齐头并进,是企业在短时期内实现超常规发展、裂变式发展的捷径。
企业上市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驱动力,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江阴市24家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上共募集资金达150多亿元,2006年,全部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220亿元,相当于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销售收入的138%。扬子江船厂在新加坡成功上市,一次性募集资金高达55亿元人民币,给当地随即带来20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
高邮企业上市并非遥不可及
与周边咄咄逼人的上市形势相比,我市企业上市则显得相对“滞后”,至2006年初还没有一家股份有限公司,至今还没有一家上市公司。而近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宣传培育引导下,上市氛围日渐浓厚。
2006年底,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在秦邮大地上悄然传播:江苏顺大半导体发展有限公司出售26%左右的股权,获得国外知名创投机构高胜、英联的1亿美元风险投资。作为协议要求之一,顺大必须到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这是为何?作为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光伏产业的上游产业,顺大如果上市,各方掌握的1美元/股的原始股份就可能翻几番、几十倍,获取超额收益。上市可让资本快速增值。已经尝到资本运作甜头的顺大人正抓紧展开海外上市工作,目前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只等时机成熟即“登陆”纳斯达克。
另据了解,我市华富能源股份公司也正实施在香港“借壳上市”计划。香港某上市公司整体收购境内华富能源股份公司资产,然后到香港市场融资,助华富发展。目前港方收购资金已经全部到位,华富有望今年下半年在港上市。
除了顺大和华富外,曙光、双兔、沙龙等企业也在积极谋划上市工作。双兔老总徐卫东告诉记者,上市就好比企业从以前开“小轿车”到开“飞机”,跃入一个跨越发展的新平台。他计划双兔在两三年内实现上市。
目前全市正以每月组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的速度进行上市后备资源的建设,全市股份公司已有16家,初具上市条件的企业有4家,上市后备企业覆盖全市70%的乡镇。市政府已确立“未来3至5年内,我市上市企业3家、募集资金30亿元以上”的新目标。
这些正在准备上市的企业有关经办人员说,上市门槛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我市能达到国内外上市硬杠条件的现有企业可能有几十家。
市上市办副主任、发改委副主任纪玉景介绍说,在国内主板发行上市的“红杠”是:三年3000万元的净利润,公开股本总额不少于3000万元,近三年营业累计大于3亿元。香港主板上市遵循“456”原则,即净资产不低于4亿元人民币,筹资额不低于5000万美元,上市前一年税后利润不低于6000万元人民币。企业赴新加坡上市标准有三个,符合任意一个即可。一是税前利润过去三年累计达到750万新元,每年不少于100万新元,有三年营业纪录;二是过去1至2年税前利润累计达到1000万新元;三是上市时市值达到8000万新元。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条件更低,净资产不少于500万美元,税前年收益不低于75万美元。
对于大家关心的上市成本问题,纪玉景说,目前国内上市费用占募集资金的3至6%,新加坡约10%,香港、美国约10至20%。以募集资金3亿元计算,费用约1200万元,其中800万元的承销费用通过募集资金支付,实际首付成本约200至400万元就可启动。
据深交所上海中心主任吴永和介绍,浙江有一家企业从企业资产规模和产品档次,都要低于我市不少企业,但通过包装和努力,也能成功上市,发行股票1500万股,目前股价20元左右,募集资金2个多亿。我市企业家完全没有必要妄自菲薄。
上市正当好时机
当前,我市企业上市有着千载难逢的机遇。
从宏观环境看,一是中小企业板的推出,以及香港等境外资本市场的介入,为更多的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成功上市提供了便利。中小板市场加速扩容和创业板即将推出,进一步扩大了企业上市的渠道。
二是新《公司法》和《证券法》的正式实施,为资本市场发展和创新消除了诸多限制。如取消股份公司设立、合并、分立要求批准的规定,缩短了企业改制时间;发起人的出资方式多样化,知识产权占的比例增大;取消了企业上市后间隔一年才能再融资的要求;取消了对外投资不得超过净资产额50%的限制等。
三是新的IPO政策,取消了一年上市辅导期,发行条件更加明确。如企业连续三年净利润总和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营业收入连续三年累计不低于人民币3亿或者现金流量净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发行前的总股本为3000万。同时,取消了一些规定,如取消上市的融资额不得高于市盈率20倍的规定;取消了上市前一年不得引入新股东的规定。
四是企业发行审核程序简化,效率提高,上市预期明确。去年IPO重启以来,审核大提速,平均每四天就有一家企业过会,每次3至5家打包发行。从提交材料到完成发行上市,仅用100天左右,基本实现“百日上市”。如果发行申请未获核准,在证监会做出不予核准决定之日起6个月后,企业可再提出申请。
此外,新的再融资政策、《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出台等也为企业上市增添了若干“利好”。
从区域发展环境来说,全市上下支持企业上市力度空前。今年,市政府出台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企业上市融资工作的意见》,其“含金量”之高,在全省来说也是绝无仅有的。不仅减免了企业上市的有关规费,而且为补缴税额较大的拟上市企业制定了“一事一议”的最惠条款。同时,专门设立了100万元的上市扶持专项基金,和企业共同承担上市前的相关费用。企业股票成功上市后,除按实际募集资金额2‰进行奖励外,市里还将对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上市的企业另外追加100万元、80万元和60万元的特别奖励。对企业上市过程中,需要办理的土地房产过户、减免税金、项目审批、环境评价等有关手续和证明都开辟了“绿色通道”。
从企业自身来说,我市的新能源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企业等也是股民青睐的投资对象。这些企业可以迅速抓住当前的投资热点,上市融资,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做大做强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纪玉景笑着说,当前股市跌宕起伏,但对上市公司“圈到手的钱”没有任何影响。上市募集资金不用还贷,比银行贷款成本低、比引进外资吞吐量大、比启动民资速度快、比争取上级支持后劲足,是破解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最佳途径。
上市既有众多“利好”,必然对上市企业提出更高要求、受到更多监督、促进规范透明运转,这是强大的压力也是催人的动力。华富集团老总居春山说,“上市对企业发展是大好事,对经营者是千钧压力加身。我们踏上上市之路,就是自古华山一条道,只有勇往直前、义无反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