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17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对话动机】去年4月18日,由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建的创建文明城市市民观察团正式成立,一群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市民终于有了自己的“家”。一年来,市民观察团成员深入社区、路段、窗口行业,进行明查暗访,观察、引导、监督城市文明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并用影像、文字等形式,弘扬身边的文明风尚,抨击和纠正不文明行为,成为推动我市文明创建的一个重要因素。
【对话人物】张贞明:市民观察团组织者; 杨德宽、袁红星:市民观察团发起人;张广富、王鹤松、李晓丹、郭焕斌:市民观察团成员。
观察社会 充实生活
记者:你发起成立市民观察团的初衷是什么?
杨德宽:在学校教了一辈子书,特别体会到德育对人的成长、社会进步的重要性。现在城市经济发展了,但精神文明建设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自己已退休了,身体也挺好,很愿意为提高社会文明水平尽绵薄之力。
袁红星:现代人物质生活丰富了,生活节奏也加快了,人们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少了一份温情。加入市民观察团后,通过参加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倡导精神文明出一份力,我收获了很多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收获不到的快乐。
记者:你是第一个报名参加市民观察团,当时是怎么想的?
张广富:现在事业家庭都比较稳定了,希望能为社会多做一些事情,但是苦于没有很好的平台。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组建市民观察团,正好与我的想法合拍,所以就报名参加了。
记者:你为什么参加市民观察团?
王鹤松:听说高邮要创文明城市、成立市民观察团,我就迫不及待地先占了个名额,希望在周末时过得充实丰富一些,而不仅仅是单纯的休闲娱乐。我想市民观察团会给我提供这样一个平台,让我尽自己所能去为社会、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做一些事情。
李晓丹:最初加入市民观察团没有很高尚的想法,只是看到朋友参加了,自己也就参加了活动。与市民观察团结缘后,觉得成为观察团成员,观察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弘扬身边的文明风尚,抨击和纠正不文明行为,很有意义。
引导文明 提高自己
记者:在推进城市文明建设中,市民观察团起了哪些作用?
张贞明:首先感谢大家对城市文明建设的关注支持和参与,自从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后,经过全市人民的不懈努力,城市面貌和文明程度都有了大的改变和新的提高。其中,市民观察团在文明创建当中起到了观察社会、引导文明、监督创建的重要作用,已经成为党委政府与市民沟通的桥梁,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布衣钦差”和“城市啄木鸟”。
一年来,市民观察团的各位成员顶烈日、冒严寒,深入小区街道,为城市文明建设献计献策,很多同志还被有关单位聘请为行风监督员。但是也有一些市民对他们的做法不理解,不配合。我们要向这些同志说,城市文明建设是大家的事,美好的家园要大家维护,幸福的生活要靠自己创造,大家如果都能像观察团成员一样去维护我们的城市,那么我们的城市将更文明。
记者:市民观察团成员的身份给你带来了什么?
杨德宽:近年来,我们的城市在变大、变美,然而少数市民的日常行为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我自己以前过红绿灯时,看到左右没人,也会全然不顾闯红灯,而参加观察团后,想到自己是文明的倡导者,应当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其他人遵守交通规则,这种感觉让我切身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观察员的快乐和幸福。
记者:你认为市民观察团将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袁红星:市民观察团会为城市注入新的活力,为高邮的文明建设增光添彩。没加入市民观察团之前,认为只要自己从点滴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个文明市民就可以了,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见怪不怪。成为观察团成员后,我感到自己有“引导文明”的责任,便成了有心人,在各种场合宣传文明。很感谢市民观察团活动,让我更深入地去实践自己的职责,同时也期待参加更多的活动,为城市文明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监督创建 提出建议
记者:在文明创建中观察团成员具体都做了哪些事?还有些什么好建议?
张广富:除了对平时生活中发现的不文明现象进行及时制止和反馈给相关部门外,我想对蝶园广场的不文明现象提四点建议:一、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蝶园广场的管理,禁止将宠物狗带入广场,车辆按指定地点有序存放;二、增加广场的卫生设施,增设废物箱、痰盂,并在广场东侧增设厕所;三、要及时维修、维护广场的基础设施,及时修理更换草坪灯、投光灯;四、要加强创建文明城市的宣传,在蝶园广场增设提示性宣传标语,以引导市民遵守文明道德规范,增强市民的文明意识。
郭焕斌:我想就高邮几处人员、车辆流动频繁地段公用厕所的使用和卫生情况谈一谈,希望对文明创建有所帮助。我先罗列几种现象:1、有的公厕的地面尿液纵横,异味熏人,人进去后无处落脚;2、有的公厕烟头、塑料袋、报纸随处可见;3、有的公厕蚊蝇肆虐,人蹲厕时不堪其扰;4、很多公厕没有水龙头和洗手池;5、有的公厕墙上虽有日常管理规范,但管理还不到位;6、少数人对小便池上方“上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的提示语熟视无睹,未到小便池甚至刚进厕所就当场解决。所有这些现象有时互为因果,导致部分公厕的环境和部分如厕者的行为让人无法恭维,也损害了高邮的形象。
其实很多问题找到了症结,解决起来就容易多了。就拿水龙头问题来说,以前很多路边公厕使用的是旋拧式水龙头,但很多情况下如厕者都较匆忙,来不及关闭或没耐心关闭,导致“长流水”等问题出现,后来这种旋拧式水龙头就被拆除了。由此,我认为用于路边公厕的水龙头至少需有两个特点:一是使用方便快捷,无须旋拧;二是不会因用力稍猛而损坏(如抬压式的)。建议使用手施压后即出水、稍后自动关闭的那种(可能太贵,不实用,这是技术问题,请内行解决)。
我提议,就从水龙头问题的解决开始,由公厕管理带动公厕文明,让公厕文明的进步带动城市环境的改观乃至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推进。
杨德宽:位于市区万金东路上的万金河由于缺乏管理,附近少数居民直接将生活垃圾倒入河里,使河流污染严重,既损害了环境,也影响了城市形象。对于这些极不文明的行为,我想除了河道管理员加强管理外,沿路城中村的村民组织以及居民组织也应当深入地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使沿河居民树立爱护水环境的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