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民歌源于高邮人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和生活”

2008-07-24 00:00:00    作者:王玉清 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记高邮民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歌源于高邮人千百年来的文化底蕴和生活。”高邮民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申报组织者、市文化局副局长金晓云充满自豪地说,高邮民歌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感于哀乐、缘事而发、释放情怀的一种世代承袭的民间歌曲,它包括鼓舞干劲、协调动作、消除疲劳的各种号子,调节节奏、渲染气氛或自我娱乐的小调,也包括交流思想、沟通情怀、抒发情感的情歌及各种生活、风俗歌谣,宗教歌曲,儿歌等,还有对歌等表现形式,曲调丰富,曲目繁多。 

对高邮民歌颇有研究的市文化局创作室主任张荣权,谈起高邮民歌是如数家珍。张荣权告诉记者,高邮民歌有着古老而悠久的历史,词曲最早可上溯到古代“驱傩”表演的“散鲜花”中。高邮民歌数量众多,目前已整理的有272首,但这只是浩如烟海的民歌宝库中的一部分。广为流传的曲调有《串十字》、《月凉西》、《二八佳人》、《攀花郎》、《姐姐花》、《麒麟调》、《叠断桥》、《花猫子》、《格当子》、《黄黄子》、《五句半》、《七字唱》、《倒扳桨》、《打工调》等,其他还有车水号子、鸭蛋号子、渔号子、船工号子、搬运号子、挑担号子、夯号子、拉犁号子、薅草号子、抬草号子等。

“形式多样的高邮民歌,在历时千年的传唱中,形成了自己的一些基本特征。”市文化局李文明介绍道,高邮民歌甜美亲切,质朴欢快。高邮在江苏中部,地处“吴头楚尾”,她的民歌不同于淮阴以北地区民歌那么侉,也不同于苏南民歌那么嗲。水一样流畅的高邮民歌,不像山歌音调高亢而长,也迥异于靖江泰兴等旱地民歌如花生号子、棒黍号子等。

“高邮民歌用乡音唱乡情,它的地域方言特征明显。”李文明补充道,苏州话甜、糯、软、嗲,可称为吴语的极致;扬州话也嗲,但那是一种活泼的婉转;而高邮方言中多仄声字,质朴本色。寻常百姓的喜怒哀乐是生动的社会生活情节,所谓“淮上风情,淮下俚曲”,都是人民群众思想感情的自然展示。乡风熏人,方言淳朴,民歌抑抑扬扬地隐现其中,是再和谐不过的社会生活景观,是一种心灵自由勃发的纯真。

“高邮民歌大都是群众触景生情的即兴之作。”张荣权告诉记者,为了达到“神来兴会”、“随机应变”的效果,往往依据一定的曲调,套用某一种现成的格式,即景随心地表达“眼前景”、“心中情”,无绊无碍,自由自在。此外,冯梦龙、蒲松龄等文化名人直接或间接参与创作,丰富了高邮民歌的内涵,提升了高邮民歌的品位。

金晓云说,《数鸭蛋》是高邮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首,这首歌已被编入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第七册。全曲诙谐风趣,生动活泼,鸭子下水的形象、数鸭蛋的情景以及对高邮著名物产的夸耀,皆以儿童视角带出,使人不难想象青杏儿才黄,小鸭儿对对双双,燕泥软草中撒欢、奔忙以及“麻鸭成群戏浅沙,嗤螺剔羽逐飞霞”的情景。该曲以唱衬白,毫不做作,无拘无束,仿佛混沌初开、突发而至。

 《高邮西北乡》是高邮闵塔区一首民歌,原有唱词十段,表现水乡妇女压抑苦闷的悲情生活,尽显水乡沧桑。江苏歌舞团团长吴岫明改写词曲,剔除原歌中苦难凄楚的内容,表达了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恋爱时复杂微妙的情态和心理,入木三分,扣人心弦。一般的民歌都是大调式,这首民歌却是小调式,从“6”(拉)起调又至“6”结束,旋律流畅,抒情优美程度,在水乡民歌中当数第一。

高邮民歌中,不少采用“间白”、“对白”以及“一领众和”的传唱方式,显得活泼灵巧,风趣俏皮,加之变化音、装饰音和衬腔衬字的巧妙安排,听起来旋律优美、情韵十足。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高邮民歌参加省市演出屡次获奖,受到了专业音乐工作者的钟爱,被许多影视作品用作主题曲、插曲或背景音乐。高邮民歌还不断推陈出新,成为民族新音乐创作的源泉。

“随着老民歌手的相继辞世,一些原生态演唱技法逐渐失传,大量情真韵美的高邮民歌,正在淡出故乡热土。”说到这里,张荣权的眼神中流露出几许遗憾。

 “但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不少有识之士担当起民歌传承的重担。” 金晓云欣喜地说,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也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抢救和推介民歌“国宝”。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亲自去北京邀请民歌研究专家担任高邮民歌专家顾问,对抢救与发展高邮民歌工作的具体项目进行评审论证,专家们对高邮民歌的音乐文化现象表现出浓厚兴趣,项目顺利通过评审。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