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7-28 00:00:00 作者:任仁 李越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采风团来邮剪影
“接续中国文人的传统”
《人民文学》主编、文艺评论家李敬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达了对高邮籍著名作家汪曾祺的崇敬之情。他说,汪老是我们几代作家都很尊敬的前辈。他无论是在文风上还是在为人上,都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汪老一系列的作品都接续了中国文人的传统,将中国文化很好地继承了下来,并形成了对自然、美学、人文的一种全新的认识。汪老对乡土文化的重新发现,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的一大批作家的文风及其文化观。
李敬泽相信有着深厚文化积淀的高邮,在文学创作上一定会后继有人。
“烟的缥缈,酒的沉醉”
曾荣获首届鲁迅文学奖、首届茶花杯艾青诗歌奖的著名诗人、《人民文学》原主编韩作荣,是此次采风团成员中年龄最大的。或许有人对“韩作荣”这个名字并不十分熟悉,但提到“老鬼”,恐怕就不陌生了。他的诗集《六角的雪花》、《静静的白桦林》,诗论集《感觉·智慧与诗》、《诗的魅惑》,随笔集《圆的诱惑》、《另一种散文》等,都展现了他独特的文学情怀。
李敬泽代表采风团献花篮。
韩作荣在与记者交谈当中,对汪老在当代文学史上作出的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还追忆了与汪老交往的一些趣事,饶有兴趣地说起汪老“偷”喝酒的故事、一起去云南采风的轶事等。他说,汪老以小说见长,但他的作品也有诗化的情感。他强调汪老的语言既有文字本身的讲究,又有内在的情感,饱含了对乡土文化的热爱与赞美,开拓了中国文学乡土情结描写的新境界。
在汪曾祺文学馆,韩作荣饱含深情地题词:“读汪曾祺的文字,能感受烟的缥缈与酒的沉醉”。
“邮文化就像运河一样浩大深远”
“第一次来到高邮,发现这里的运河跟我家乡苏州的运河很不一样。这里的运河给人一种很浩大、很深远的感觉,邮文化就像运河一样浩大深远。”当代著名女作家朱文颖向记者表达了对邮文化的赞美。
朱文颖说,她以前是在汪老的作品里认识了高邮,今天来到高邮,亲眼所见所闻汪老笔下的高邮,感觉更亲切、更真实。
采风团在盂城驿参观。
当问及她对汪老的作品有何高见时,她笑着答道:“我也是汪老的粉丝啊!”出于女性作家的细腻感悟,她对汪老笔下关于人性的真善美十分欣赏。她说,汪老热爱生命、关注普通民众的审美情感的创作观,深深影响了她的文学之路。
“天下美食,高邮一绝”
应采风团的要求,中午采风团在高邮随园饭店品尝了汪氏特色菜。宴席上的高邮特色菜,如焦屑、肉末油条、雪花豆腐、界首茶干等佳肴令作家们啧啧称赞。
饭后采风团成员纷纷题词以表赞美之情!李敬泽的题词是:“此处有天下圣味,恨菜香、恨腹小”;韩作荣的题词是:“只有随缘的菜才能成为佐酒的佳肴”;刘醒龙的题词“戒无戒”令人玩味;兴化籍人士毕飞宇对高邮的面条赞不绝口:“面条最好!”大师们的墨宝令随园老板眉开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