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27 00:00:00 作者:发改委 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布局篇:我市第一个产业空间布局规划
《高邮市市域环路产业带和板块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市第一个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根据这个规划,我市围绕市域环路交通优势,在农业开发、工业开发、服务业开发、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布局是什么?三业发展的目标、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进行这样的布局?市发改委主任赵广华就此为我们做了详细解读。
农业开发:六大核心区和八大主导优势产业
目标:规划到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以上。耕地保有量114万亩,其中粮食种植面积60万亩。高效农业面积78万亩,其中高效农业种植面积43万亩,高效水产养殖面积35万亩,高邮鸭、扬州鹅饲养量分别为1500万只。
农业开发重点发展高效蔬菜、有机稻米、花木茶果、特粮特经、种草养鹅、高效渔业、高邮鸭产业和扬州鹅产业。
布局理由:以我市“绿色五业”为基础,以交通主干道为纽带,促进特色产业更集聚、规模更壮大、专业化程度更高、整体竞争力更强。
工业开发:六大主导产业和三大园区、两大重点工业集中区
目标:规划到2010年,全部工业产值力争达1000亿元,年均增长3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600亿元,年均增长35%。规划到2020年,全部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3%以上,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年均增长25%以上。
重点发展六大产业:以太阳能光伏产业为主导的新能源产业,以LED为引领的新型照明灯具产业,以品牌经营为引导的纺织服装产业,以石油机械为重点的机电制造业,以超高压电缆和特种电缆为特色的电线电缆产业,以新医药、特种纤维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六大主导产业规模工业占全市规模工业总量的比重从2007年的 44.3%提升到2020年的70%以上。
重点发展三大园区:经济开发区有效整合龙虬、马棚等乡镇资源,在引进大集团、大企业、大项目上不断取得新突破;城南经济新区有效整合鸭业园区、高邮镇工业园和车逻工业园,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和都市型工业;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有效整合湖西四乡镇资源,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电线电缆、照明灯具等主导产业。
谋划发展两大重点工业集中区:东部重点工业集中区,依托三垛镇、汉留镇、汤庄镇已有的城镇、产业发展基础,在安大公路以东、北澄子河以南、沙堰河以西、南澄子河以北规划一个20平方公里的东部重点工业集中区,重点发展各具特色的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等产业。北部重点工业集中区,依托临泽镇已有的城镇、产业发展基础,在现有集中区基础上,向北、向东发展,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鞋服轻工等产业。
分阶段有计划调控发展其他乡镇工业集中区:其他乡镇工业集中区依据有关乡镇工业园区原规划面积和现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区别不同情况分别确定开发年限,鼓励乡镇工业项目到经济园区和重点乡镇工业集中区发展。
布局理由:依托产业基础、城镇基础和交通基础条件,选择重点发展经济园区、工业集中区、主导产业,着力解决我市产业层次不高、产业集聚不够、园区布局分散等问题,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聚集,优化空间布局,实现科学发展。
服务业开发:整合三大旅游板块,建设三类物流市场
目标:规划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79亿元,年均增长19%;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力争达40%。规划到2020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达45%。
将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整合成三大板块:水乡休闲度假游板块含东湖湿地公园、界首芦苇荡、临泽生态度假村;古城文化休闲游板块含盂城驿、南门大街、北门大街、运河风光带、新民滩大草原联片景区等古代驿站、运河风光类特色资源,王氏纪念馆、文游台、魁楼等古街巷、名人故居类文化资源,龙虬庄遗址等史前文化历史遗存;寻根宗教游板块含菱塘清真寺、神居山景区等。
依托公、水、铁交通网络和产业发展需要,规划建设三类物流园区(中心)和专业批发交易市场。
布局理由:现代服务业是近年大力倡导发展的产业,我市根据资源特点、区位状况和市场取向,以旅游、物流业为重点,是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生产要素集聚、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选择。
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一中心城区和两省级、两市级重点中心镇
中心城区发展布局是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水乡特色的滨湖工商、旅游城市,东方邮都的城市性质,以“向东为主,南北拓展”,向东发展建设东部新城区,南北拓展主要发展产业集聚区。
小城镇布局是规划菱塘、三垛为省级重点中心镇,临泽、界首为扬州市级重点中心镇。
规划村庄总数为836个,其中特色村庄5类7个,即:卸甲周邶墩村、龙虬镇龙虬庄、菱塘清真村、马棚东湖村、八桥陈堡村、临泽东沟村、三垛少游村;农民集中居住和环境整治示范村9个,即:汤庄的余富、界首的龙祥、司徒的司徒、甘垛的横铁、三垛的少游、卸甲的花阳和金家、车逻的太丰、天山的南茶。
布局理由:城镇布局以大运河、淮江公路、安大公路为纵向主轴,以邮仪公路、高兴东公路、界临沙公路为横向主轴,形成以中心城区为增长极,以菱塘(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三垛镇两个省级重点中心镇为两翼,以界首、临泽两个扬州市级重点中心镇为重点的集聚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沿线其他重点集镇,加强规划控制,引导有序建设,形成自身特色。
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对我市的交通道路、水利设施、能源电网、通信网络、区域供水等基础设施布局进行了初步定位,引导资源要素向重点城镇、重点园区集中,避免基础设施大量低水平重复投入。
生态建设和保护
规划布局一批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和污水处理厂,制定一系列环境管理措施,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同时,重视生态建设,在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框架内,重点建立高邮湖湿地保护区、高邮东湖湿地森林公园、京杭大运河(高邮)清水通道维护区、三阳河(高邮)清水通道维护区、高邮绿洋湖自然保护区,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布局理由:规划实施后,对我市各行各业进行科学合理布局的同时,也将使局部区域的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对工业密度较大、人口较密集地区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物多样性等一系列环境因子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为此,我市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环境保护和治理,坚持统筹规划,坚持依法保护环境,布局一系列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功能区,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
亮点篇:一个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独特性、可行性的规划
市委书记陈扬在市委九届六次全会上指出,“《高邮市市域环路产业带和板块经济发展规划》是一个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高邮发展实际、事关高邮长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规划绝不是现有产业的简单叠加和自然延伸,而是跳出高邮规划高邮,体现了前瞻性与现实性的结合,引领性与约束性的结合。规划根据产业发展时代要求和技术趋势,确立了新能源、新型照明灯具、纺织服装、机电制造、电线电缆、新兴产业等六大主导产业,并按集约集聚发展原则,创新性地设置产业载体布局:重点发展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菱塘光电产业园,谋划发展东部和北部重点集中区,调控发展其余乡镇工业集中区。规划原本提出工业发展“一体两翼”的理想化模式,即以经济开发区、城南经济新区为主体,西有光电产业园、东有东部工业集中区。而通过调研、集思广益,规划确定在临泽一带增设北部重点工业集中区,打造高邮工业的北部节点。其思路就是吸取上海市上世纪90年代末期产业规划中的经验教训。1996年11月,京沪高速开通,由于浦东开发区门槛太高,一大批次新项目沿沪宁高速流失到了江苏,成就了今日全国百强县之第一县——昆山。1998年12月,沪杭高速开通后,上海市在高速沿线的松江设立开发区,利用自己的卫星镇吸纳项目,防止投资外流。东部重点工业集中区思路的形成则缘于沿安大路及扬泰机场建成后高邮南部将形成一个空港经济区,规划依托三垛、汉留、汤庄已有的产业基础,整合三地的资源,在安大公路以东、北澄子河以南、沙堰河以西、南澄子河以北建设一个新的工业集中区。
《市域环路产业带和板块经济发展规划》是高邮第一个产业空间布局规划,除了一、二、三次产业布局外,还根据市域环路交通布局,明确了城镇建设布局、供水供电布局、生态建设布局等,回答了在新的时期解决高邮未来发展什么、在什么地方布局什么的问题。所有的产业都可以在高邮的版图上标示出来,各地按图索骥就能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
规划的另一大亮点是制定一系列保障规划实施的措施,成立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规划审批制度,制定产业集聚、财税分成、土地利用等政策措施,引导各园区乡镇有序发展。区别不同部位的基础条件和发展趋势,形成一套适合本市实际的目标考核体系,逐步实行差别化考核。
评说篇:引领高邮科学发展的大手笔
《市域环路产业带和板块经济发展规划》是一个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高邮发展实际的规划,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市发改委副主任陈刚:在我手中做过很多规划,《市域环路产业带和板块经济发展规划》是一个既直接结合高邮实际,又跳出高邮引领未来的规划。这次规划编制过程中,参与编制的部门思想统一,都认为必须对现有资源进行调整整合。整个空间布局设计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整个规划体现了高邮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市发改委将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牵头研究制定一整套保证规划实施、推进规划实施的政策性意见,集中方方面面的力量,推进规划实施到位。
马棚镇人大主席姜文超:新规划的出台表明市委市政府“在最适合的地方做最适合发展的事”的意图和决心。按照以往的考核制度要求,像马棚这样的工业基础薄弱镇,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建工业园区,花大代价做基础设施,但真正落户的工业项目少之又少。新规划将马棚重点产业定位为生态旅游和有机稻米生产,务实定位才能有望干一件成一件。
菱塘回族乡人大主席薛元金:整合湖西四乡镇资源、打造菱塘光电产业园是市域环路规划的一个重要内容,光电产业园基础设施投入就达30至50亿元,对湖西乡镇和重点产业发展将产生多大的好处和动力?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不仅领导干部要知道这个规划,还要让广大群众知道这个规划,形成全民支持规划实施的氛围;要坚定园区定位,进园项目宁缺勿滥,给高新项目、特色项目留足发展空间;要培养龙头企业,以一批顶天立地的大企业拉动园区建设;要动员集镇区内有实力的企业入园集中发展。
城南经济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史美山:亿泰纺织项目需一条10KV 的专线,我前后跑了两年,最近才从黄渡变架了一条专线过来,企业为此花了四五百万元,成本很大,矛盾很多。而车逻镇110KV迎宾变将开工建设,一方面满足车逻用电绰绰有余,一方面城南新区没有专变接电矛盾越来越多,这是明显的布局不合理。但是市供电部门也为难,这些布点早经省供电部门审批,更改不易。市域环路产业带和板块经济发展规划出台,产业集聚发展,供水、供电等部门也乐意将相应基础设施向园区集聚,实现投入产出最大化,我们的园区承载能力也有望大大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