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9-04 00:00:00 作者:殷朝刚 来源:今日高邮
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全市上下正为创建作最后深入、细致、扎实的工作。回顾创建历程,使人既感艰辛又感喜悦,通过创建,一个崭新的文化高邮、文明高邮、生态高邮、和谐高邮、魅力高邮正靓丽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组织领导 细化创建内容
为切实加强对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的领导,我市专门成立了“江苏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市政府领导挂帅指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条块结合共同抓的工作格局。市委书记陈扬、市长范天恩亲自抓创建工作,并多次听取创建办和参创部门、乡镇的创建工作汇报,对创建工作适时进行指导和督查。市委副书记张安龙多次对创建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指导和督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为民,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从5月到8月,分别三次召集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召开创建工作督查推进会,使创建工作形成压力传递,促进了创建工作有效开展。
确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目标后,我市立即制定工作预案,分解落实指标。为充分调动部门参与创建工作的积极性,我市将创建工作列入党政机关目标责任制考核,作为评选年度满意单位的重要依据,并与有关部门、乡镇签订责任状。城管局开展夏季卫生突击月活动,积极推进市容管理示范路段创建、启动实施市区环境卫生层级管理体制;建设局制定实施城市道路设施达标整治方案;高邮镇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连续出了五期创建工作简报,营造创建氛围、介绍创建经验、揭示存在不足。
在创建工作中,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全民安居工程、农民减负增收工程、扩大与促进就业工程、教育扶贫工程、济困助残工程、农村饮水工程等民生工程,以创建为契机切实解决群众困难,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市民王保全深有感触地说:“政府搞创建不搞花架子,不搞政绩工程,将创建同百姓生活紧密相连,同城市建设点滴融入,我们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关注民生 共享创建成果
在创建工作中,我市大力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连续八年推出城建十大工程,总投入达135亿元,仅今年的城建十大重点工程总投资就达40亿元。为创新机制,加大投入,夯实创建工作基础,我市全力推进城市资产经营,运用BT投资模式多方融资,城市经营方式与手段日趋成熟。城区面积由16.8平方公里扩展到39.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3万增加到19万人,人均绿化面积比2002年增加1.8平方米。同时小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大,涌现出菱塘、天山、卸甲等一批新型小城镇。菱塘创成国家环境优美镇、省示范小城镇,卸甲镇、马棚村等近70个镇、村被评为扬州市环境优美镇、村。
交通工程是经济发展工程,2003年至2007年,我市共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入15.05亿元,建成各级公路1498公里,“七纵八横”骨干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村村路通。与此同时,我市在扬州市率先实行水务一体化,全面实施城乡治水、节水、碧水、活水和改水工程。
为让所有市民都能分享到城市文明的成果,2007年、2008年连续两年市委、市政府的一号文件都聚焦民生、关注民生,五个方面25条实施意见条条合民意暖民心,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医疗难、住房难等实际问题,仅今年上半年,住房保障惠民工程就建设7万多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安排700户困难家庭入住。2007年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两亿元,占可用财力的30%以上,全市卫生监督覆盖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8.6%,今年全市财政又投入1200万元对北海小区实施综合整治改造,受到广大市民的广泛好评。与此同时,我市深入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五城同创”工作扎实推进,2003年至2007年连续5年获得省城管创优先进市称号。
创建工作使城乡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全年环境空气良好天数达标率98.1%,20多年来一直危害环境的造纸遗留问题944亩黑液塘得到根治,消除了南水北调工程的供水隐患,受到了国家淮委和省发改委领导的好评。一位回乡探亲的高邮老乡动情地对记者说:“高邮的变化,使我们这些在外的高邮籍人士十分自豪,精致美丽的高邮让人流连忘返。
营造氛围 调动全民参与
创建过程中,我市充分调动广大市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高度重视现代公民意识和公民道德的培育,先后编印了内容丰富、可读性强的《高邮市文明市民手续》、《明辨荣辱传承文明》漫画册,《好雨无声心灵有灯》一本。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公德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开设创建专栏、组织开展文艺演出活动。《高邮之歌》获得全国城市市歌的优秀奖和省“五个一工程奖”,高邮被评为“中国民歌之乡”。通过评选“十佳文明好市民”、“十大新闻人物”等活动,展示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风采,提高了文明创建的公众参与度。2006年,我市还组建由65个部门、单位、社区的67名市民组成的市民观察团,观察团成员通过实地走访、舆论宣传、会议座谈等形式,充分发挥“观察社会、引导文明、监督创建”的作用。
高邮人文历史资源丰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高邮人,为不断放大高邮名人以及现实生活中高邮人民群众的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去年5月,市委、市政府与北京、江苏省有关单位联合举办纪念汪曾祺逝世十周年系列活动,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人民日报》和中央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都作宣传报道,扬州电视台用五档“绿杨茶馆”节目作了专题介绍,。全国优秀党员、白衣圣人吴登云;具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现任国际电信联盟副秘书长的赵厚麟;在沪打工成为上海市劳动模范的沈厚平;入选中国文明网“好人榜”的王坤等等,为全市人民树立了一个个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文明好市民的榜样。
市民的参与、典型的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市民的创建热情。高邮镇的各个社区发动社区居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建活动,“美好家园我的家,文明创建靠大家”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共识。市民观察团成员吴有珠说:“全民参与创建使我们发现了自我、教育了自我、完善了自我,促进了公民道德自治和社会的自治。”
创建省文明城市考评验收将在9月上旬进行,目前已到了关键阶段,让我们全力以赴,全民参与,快速行动,美化靓化我们的家园,做文明市民、争文明家庭、建文明单位、创文明城市,以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迎接省文明城市创建检查组的检查验收,确保创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