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守护神七的高邮籍官兵

2008-09-26 00:00:00    作者:陆业斌 杨晓莉 韩粉琴 许学宏 胡尔丰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备受世人瞩目的神舟七号飞船于昨晚成功发射,进行载人航天飞行。记者近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市车逻镇有7位现役军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守护神七飞天。25日上午,本报记者迅速赶赴车逻采访。

指挥控制中心组织管理员

人物简历:陈仲全,1970年出生于车逻镇保丰村,1989年入伍,先后在国防科工委指挥学院、北京公安保卫学校、南京政治学院深造培训。现为副团职中校政治协理员。

25日的酒泉发射中心,指挥控制中心无疑是中央枢纽。党和国家、部队领导人,重要嘉宾及航天精英云集,密切关注着飞船的一举一动。这座指挥中心里有一个咱们高邮老乡陈仲全。

神六成功发射后,温家宝总理亲切慰问陈仲全(右)等官兵

“指挥中心就像一个千里眼,在里面可以看到发射现场的一举一动。仲全就负责在指挥控制中心里的组织管理协调,及时将首长的命令传达下去。我们有时在中央电视台直播中也可以看到他的镜头”。陈仲全的家人自豪地介绍说。

陈仲全与杨利伟等人合影

在车逻保丰村陈仲全父母家,记者刚跨进堂屋,就感到浓浓的“航天味”。墙上挂着一面面镜框、一张张照片,是英俊的陈仲全在发射中心与温家宝、董建华等国家领导人及航天英雄杨利伟的合影。一块陈仲全向父亲六十岁生日献礼的寿匾是航天城的巨幅照片,上书“神舟腾飞 事业升腾、家业兴旺”。在执行神六任务中,陈仲全负责接待护送过许多中外嘉宾,其中江泽民、温家宝等中央首长曾与其亲切握手并表示慰问,这成为他一生中最激动难忘的时刻。

领导慰问照片家中珍藏

60多岁的陈必林谈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工作的儿子,一头的高兴。老陈说:“仲全在家是老大,他对长辈很孝顺,对弟弟很关心。每年都寄钱给我们用,隔三差五打电话向我们问寒问暖,前天下午还打电话叫我们注意休息,保重身体。”

“仲全就是心肠好,在家上学时,同学都愿意与他来往。当兵后能吃苦,入伍4个月后,由于表现突出,被调到新兵连担任副班长,负责新兵训练。”陈仲全母亲说起儿子也充满自豪。

陪同我们前去采访的车逻镇人武部同志还介绍,今年38岁的陈仲全入伍后从事过保卫、宣传、组织、人事、秘书等工作。神六上天后,他荣获银质贡献奖章。

陈仲全父亲在航天员宿舍门前合影留念

正说话间,陈仲全打来电话,记者遂与陈仲全进行连线采访,了解了一些基本情况。他说自己正在发射指挥控制中心的岗位上,紧锣密鼓地做好各项工作。他告诉记者,神七发射期间,他主要负责组织、指挥、管理等协调工作,中央首长、科技人员、飞船操作人员的指令、图像、信息等都由他们中心反馈、传输、接收。他表示有100%信心保证任务的完成,请家乡人民放心。

“神七”的温度计

人物简历: 吕所明,1978年出生于车逻镇新胜村,  2002年入伍,  担当“神四”、“神五”、“神六”、“神七”的飞行保障后勤任务,   现为酒泉发射中心的副营职工程师。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吕所明可以说是距离“神七”最近的人之一,此次他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塔吊封闭空间内的空调保障,以控制“神七”体表气温。

吕所明曾参与“神四”、“神五”、“神六”的历次飞行保障后勤任务,本报在2005年“神六”飞天后曾对他做过专题采访。获知他再次效力“ 神七”后,我们赶赴吕所明的家中进行采访。

吕所明与父母在一起.

据吕所明父亲吕士山介绍,今年30岁的吕所明自2002年从江苏理工大学能动学院流体力学专业毕业后,便报名参了军,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服役。

从“神四”飞天起,吕所明就开始执行一些后勤保障任务,巨大的发射塔离他的执勤岗位仅几米远,飞船真面目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神四”、“神五”、“神六”飞船点火上天时,他都有机会现场目睹全过程。现在,他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副营职工程师,与另三位工程师一起24小时监控全箭测温系统和箭体送风系统。

在父母的眼里,吕所明是一个懂事、孝顺的好儿子。吕所明的母亲钱中英告诉记者,旧时家庭经济情况不算太好,家里一切开支全靠他的父亲去砖窑拉坯挣点钱。吕所明从小就十分懂事,从不在生活上对父母提出要求,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家里堂屋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

吕所明与航天事业结缘,其初三班主任王老师起到了关键作用。采访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吕所明在初三填报中考志愿时,因家里的开支捉襟见肘,懂事的他听从了父亲的意见准备填报中专,好早点毕业挣钱。得知情况后的王老师连夜赶到吕所明家中,与他的父亲促膝长谈了3个多小时。最后,吕所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邮中学,三年后又顺利考取大学。

采访中,记者看到,吕士山夫妇所住的为老式砖瓦房,但里面却被收拾的一尘不染。吕士山介绍,虽然儿子远在千里之外,长期不在家,媳妇也于两年前随了军,平时就是他们老两口在家,但他们一点都不感到孤独,儿子、媳妇每个星期至少会打一两个电话回家,每年他们也都会回来孝敬二老,上次走的时候是今年3月。

自从听说‘神七’要发射了,老吕夫妇也开始“忙碌”起来。吕士山笑嘻嘻地说:“现在我们每天晚上看新闻的时间也延长了两三个小时,全都是关于“神七”发射的新闻。 ”

我们前去采访的时候,陈仲权的父亲陈必林也跑来看望吕士山。他们都是航天城的“家属”,在车逻两家人相距有两里路;在酒泉发射中心,两家儿子的宿舍仅相距20米。因为“神舟”,两家人的心靠得更近了。陈必林已经去酒泉玩过两次了,他热心地对吕士山说,“下次我带路,一起到航天城好好参观一下。”

神七“传令兵”

人物简历:冯开元,1969年出生,1989年入伍,现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副团职中校军官。

来到车逻镇上庄村冯开元老家采访时,已是下午2时许,其父亲冯德清告诉记者,儿子做事从不张扬,学习勤奋,就是性格有点内向。高中毕业后本来到扬州打工,后来听说部队征兵就悄悄一个人报名,跑到酒泉当兵去了。他平时训练十分刻苦,有一次还把腰都扭伤了,连队领导看在眼里,记住了这个江苏兵,后来调他到连队当文书,过了一年多,他就考上军校,3年后回到部队做通信工作。至于通信工作是什么,冯德清也说不出来,因为部队保密纪律很严,儿子极少向家人说起他的具体工作。

镇农业助理杨志银是冯开元的高中同学。杨助理介绍说,1个月前,冯开元因岳母生病,回家探亲期间,还和同学好好欢聚了一番,他对冯开元的情况略知一些,但具体部队工作不甚了解。杨志银表示有冯开元的手机号码,他愿意帮记者跟冯开元联系联系。

接通冯开元电话时已是下午3时,他告诉记者,神七发射他主要负责通信应急保障工作,把中心首长的指令通过秘密渠道迅速传达到位。由于工作关系问题,一些细节不便公开。“能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做点事情,我非常高兴和自豪。见证‘ 千载难逢、万年不遇’的神七发射意义更加重大。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七号的发射,我都亲历见证了,这是我人生的骄傲。”冯开元发自肺腑地说。

神七“公勤员”

人物简历:陈健,1989年出生于车逻镇保丰村, 2007年入伍, 现为酒泉发射中心一名公勤员 。

记者仍清楚地记得去年,刚刚高中毕业、稚嫩未脱的陈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略带羞涩。他告诉记者,他从小就特别羡慕当兵的人,看到身边很多同学和邻居纷纷去当兵,更加坚定了他参军的信念。今天,我们从陈健母亲手中接过的照片中可以看出,陈健比一年前成熟、结实了很多,也自信了许多。

陈健的父亲陈仲安告诉记者,参军刚一年的儿子让他感觉成熟、稳重了许多。他说:“中秋节那天,陈健打电话回家时和我说起部队里忙着“神七”发射的事情, 当我随口问起具体时间时,陈健严肃地说,这是军事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哪怕是自己的亲人。”

据陈仲安介绍,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里面的保密设施非常严格。有一次,陈健打电话回家让他寄考试资料时,正说着电话就挂断了,当时他还很纳闷,当陈健再次打电话告诉他才明白其中的原因 ,原来陈健说到了“资料”二字,电话进行了自动识别,认为可能是泄密,就自动挂断。

在采访中,陈健的母亲柏文学说道:“此次陈健能亲眼目睹“神七”发射的全过程,我们感到很荣幸,同时也为他感到高兴”。

另据了解,同时在酒泉发射中心服役的我市车逻籍士兵还有:太丰村的梁智、新胜村的许骏、山广村的葛炎强。他们虽然只是平凡的一个个兵,家乡人民也同样为他们能参加神七任务而自豪。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