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我市解放初期土地房产证面世

2008-09-28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高邮信息》9月22日登载的《烙印时代特征的土地房产证》一文,引起了我市读者杨福坤先生的兴趣。日前他带来三份“江苏省(苏北)土地房产所有证”来到高邮市新闻信息中心。

今年75岁高龄的杨福坤先生,1996年从市环保局退休。闲赋在家的杨老整理家务时,无意中发现了三份“土地房产所有证”。这三份“土地房产所有证”,两份是他自己的。当年他家分别在菱塘区菱塘乡叶庄村和尹庙村有两处租赁耕地,所以,就有了两份“土地房产所有证”。另一份是他远房舅舅路连高老人的。

杨福坤见到这三份“土地房产所有证”时,是既惊喜又惊讶。惊喜的是,他当年曾参加“土地房产所有证”的丈量和发放工作,这三份“土地房产所有证”让他再次清晰地回忆起那段难忘的岁月。

杨福坤说,他年幼时父亲就去世了,丢下他和母亲俩,是母亲辛勤劳作,省吃俭用,让他读了9年私塾。1950年,15岁的杨福坤凭着识文断字、会打算盘,帮助土改队丈量土地房屋,填写“土地房产所有证”。

当记者向杨福坤请教土地丈量如何精确到“毫厘”时,杨福坤告诉记者,那时各家各户的土地不像现在的农田整齐划一,都是一些你家凸一块、他家凹一块的田地。把每家田地分块丈量好,然后把每家的田地面积总数除以60平方丈,这样计算,肯定有许多除不尽的数,因此这些小数点后的数就自然精确到“几毫几厘”啦!

那么,杨福坤见到这三份“土地房产所有证”为何又感到惊讶呢?杨福坤说,上世纪50年代中期,国家加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步伐,号召农民加入农业合作社,土地、生产资料等等统统入社。因此,“土地房产所有证”也如农户家中的耕牛、水车、农船等生产资料一样,应该全部上缴给生产队。所以,当杨福坤看到家中还遗留有“土地房产所有证”时,便感到惊讶啦!

杨福坤在土改工作结束后不久,经过短期培训,就外出加入教育队伍,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他估计,当年母亲加入农业合作社时,可能没有找到“土地房产所有证”,否则,肯定上缴。远房舅舅家的“土地房产所有证”为什么会留在他家,他也说不清,也无从查考了。

9月22日介绍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是山东省的,杨福坤的三份是江苏省(苏北)的。两省“土地房产所有证”尺幅相差无几,纸质都是宣纸。县人民政府的印章大小都是统一的(六平方厘米),字体也是一样的。可以说,县政府印章是国务院统一规范的。

我省的“土地房产所有证”没有“第一联”、“第二联”、“第三联”,仅在“土地房产所有证”右侧盖有“高邮县人民政府印”跨封印章。也就是说,左侧部分,由个人保存,右侧则由“公家”保管。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