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抗癌英雄64岁创大业

2008-11-07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两年投资6000万元搞工业,在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的高邮,这并不算多大的事儿。但这位投资者是一个年过六旬、曾经因癌症而动过大手术的老人,他倾尽毕生的积蓄,抱着为家乡工业发展做贡献的想法而作出的投资大手笔,则不得不令人震撼了。

这位老人叫吴有还,扬州高标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今年64岁。在别人含饴弄孙之年,他宣布,在镇工业园区征地60亩,实施“331计划”,即今明两年内每年投资3000万元,第3年即实现产值1亿元以上。

记者面前的吴有还身材非常瘦削,说话也没什么高声,穿衣像老农一样朴素。但跟他一交谈,记者感受到这株“常青树”超过常人的睿智与坚强。

创业30年未有亏损

吴有还是汤庄工业史上的传奇人物。有人称他是汤庄工业的鼻祖之一,他所在的高标公司创办于1979年,目前年产值上千万元。虽然不是汤庄最大的企业,但却是汤庄工业现存最老的“常青树”,而且创造了30年未有亏损的奇迹。

吴有还木匠出身,后来到乡建筑站工作。他凡事好琢磨,做的活又省工又漂亮、结实,在一帮同龄人中脱颖而出,上世纪70年代被抽调参加一些乡办厂筹办工作,1979年来到高邮市标准件厂,从此就把根一直扎在这里。

做木匠让吴有还明白一个理:吃百家饭就要图个名,有了名气不愁没活做、没钱赚。办企业时,他也认准同一个理:先有名才有利,做厂先做人。因此,他以身作则,敬业精业,管理有方;讲信用,宁可别人负他,他不负别人,大伙都服他。

吴有还最可贵之处是他勇于解放思想,不因循守旧。1993年,没有上级试点,没有组织发动,他主动要求将原有集体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成为高邮第一家改制企业,也激活了手下一批人的创业积极性。

吴有还最让人敬佩之处是会用人,因材施教。他培养了一批工业经营人才,汤庄奥博机械厂的吴有建、宏达公司的汤才宝、旭日公司的刘启英等数十人都是从高标公司裂变出来的。今年10月,吴有还的新厂房开工建设,门前不知堆放了多少烟花爆竹,都是徒子徒孙敬送的。

死里逃生14载

吴有还懂经营、会管理、重科技,善用人,而且思想解放,按理他应该是汤庄工业的领头羊之一,怎么这些年人们没听到他什么声音呢?

熟悉吴有还的人都知道,是命运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绊住了他大步向前的步伐。

1994年,吴有还刚迈入50岁的门槛,被查出患贲门癌,胃切除70%。医生说,如果晚来检查3个月,也许连治疗的机会都没有;手术后也许能活个一年半载,也许能挺五六年。吴有还心里明白,他剩下的日子屈指可数了。

“手术那天,乡党政领导守在病房一天”,是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支持给了他顽强活下去的勇气。

术后回家,吴有还吃住在厂里,一边休养一边“撑舵”,稳定军心;他让在扬州工作的儿子、媳妇回家乡负责日常生产管理,保证了企业平稳度过最艰难的日子。

病愈后的吴有还经常炎症发作,他以超乎常人想像的毅力,一边与病魔作斗争,一边坚持工作,在自己的小天地里默默守业。

64岁再创大业

5年过去了,10年过去了,他还活着!

“癌症病人10年以后还活着,体内的癌细胞抗体就会足够强大,其他的癌症几乎都找不到我头上了!”老人笑着告诉记者。

病愈后10年,吴有还宴请了一批亲朋庆贺他的新生,同时一颗雄心也在慢慢复苏。

当吴有还说出自己的创业计划时,几乎所有人都反对:都60多岁的人了,日子过一天了一日,上千万的资产存到银行里吃利息也足够花了,还折腾个啥?

吴有还坚持自己的想法:“人最宝贵的是活着,我死里逃生10多年,积蓄再多的钱有什么用?为家乡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才不枉过一生!”

最近,高标公司加大新品开发、科技创新的力度,申报了30多个专利。

我们真诚祝愿这位老人的二次创业顺利成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