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我爱我写”

2008-11-12 00:00:00    作者:王玉清 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 姚正安散文集《我写我爱》作品讨论会侧记

11月7日下午,市委宣传部、市文联与甘垛镇人民政府举办姚正安散文集《我写我爱》作品讨论会,对姚正安几十年来守望笔耕取得的累累硕果表示祝贺,同时就作品《我写我爱》的思想内容、创作特点、风格样式等方面展开了热烈地讨论。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出席讨论会。座谈会由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姜文定主持。

姚正安出身甘垛农家,笔名蒙龙,现任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散文集《我写我爱》是作者近十多年来散文写作的结集,带着浓厚的故乡情结。国家一级作家、《雨花》杂志主编姜敏在序言中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蒙龙的文章,一无艳词丽藻,二无高头大论,三无卿卿我我,读来倒让我喜欢。其因不言自明,它合乎我的审美口胃。其平实、白描的文风,恰如他《老实》一文所呼吁的“老实、诚信”。其文字干净简洁而言之有物,其感悟发乎于心而不事矫情。而其取材、构思也不好跟风,皆源于个性的生活体验而又不无匠心。

“我的作品主要是以家乡人、家乡事、家乡生活为背景。”姚正安在会上充满深情地说:“我认为不管什么样的创作都需要关注身边的人和事。”他由衷地感谢身边人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市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陈庚林在发言中总结姚正安的作品展现了四种人间真情,“父母之爱、故土之恋、师生之情、情系农民”。《我写我爱》一书中对父母的爱有16篇之多,可见他热爱生活,对家乡对故土深厚的感情。    

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夏涛说,散文集《我写我爱》文情并茂、情景交融,其卷一写“情”,卷二说“理”,文短理长,小文章大道理,别开生面。他同时也认为,《我写我爱》的文句过于规范,过于讲究引经据典,个别篇幅的内在空间稍显紧凑。

市作家协会顾问陈其昌在发言中说,写生活写时政,有很多文学样式,正安是多面手,各方面他都能写出特色。《我写我爱》分为两卷,严格意义上应该说是散文、随笔、杂感等综合性的集子。他的散文很大程度上采取农民视角,写普通人平凡人的情感世界,无矫情,是真情,是纯情。他对父母的孝顺,有传统内涵,也有前卫思想。他也写悲情,如小妹之死,大哥对小妹思念,其中寓含的悲伤与人性味,很是震撼人心。写知识青年,作为乡村教师,他们把五只鸡偷吃了,却能得到村里人的谅解。农民们的宽容让人感动。

市文联顾问朱延庆称赞作品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和爱的气息。他说,江淮方言有两大版块,即镇(江)扬(州)片和泰(州)如(皋)片。正安的家乡正好地处两块方言交汇处,他的语言具有浓郁的草根味,因为我爱,所以我写。正安的这本书以爱为核心,以爱的眼光看待外部世界,因为有爱才会宽待人,尊重人,才使社会更加和谐。 他说,好的文章如行云流水。姚正安的很多小散文,非常感人。语言朴实,无华丽词藻,没有过分的雕饰,纯粹采用白描手法,热中于鲁迅先生所称道的“有真意、去粉蚀、少做作、勿卖弄”的白描手法创作实践。因为文章失去了真,也就失去了美。姚正安的文章朴素而不简单,在于他能够留心生活,更在于他用心写作。写文章最主要的是要有思想。文章的思想性强正是正安的强项,他的杂感不少是文艺性政论文。

市作协成员张荣权、孙生民、王玉清、周仁忠等也就作品《我写我爱》各抒己见,一致认为《我写我爱》的作品具有一定的思想艺术品位,姚正安对生活、对亲友、对人生的抒写,具有多种角度,有着自己独具的价值判断和思想感悟,正是这样,他今天才得以集中而厚重地显现出了自己对写作的热爱,才有了对生活、对亲情、对真善美的深沉之爱和关注。大家见仁见智,气氛热烈而融洽。其间有人补充谈到,姚正安的散文新作《银杏绿了》在今年《雨花》第10期发表出来,时机真是太好了。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也分别从感情、工作、文艺、政治等几个方面概括了这次座谈会的意义,对姚正安坚持文学业余创作的精神表示肯定,称赞其作品对人生遭遇的描述深沉、不做作,在不知不觉中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给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以启示,具有和谐之美。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