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从两个度假村看生态旅游项目开发前景

2008-11-12 00:00:00    作者:姚静    来源:今日高邮

市域环路规划的出台及全市旅游业发展大会的召开,正式确立了主城区、东湖景区、神居山“一城二区”的旅游板块模式,我市旅游项目开发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日前,记者分别走访了马棚东湖湿地公园及临泽生态度假村,并对两者的发展进行了比较,感受颇深。

东湖湿地公园:起步早、见效慢

2007年9月30日,东湖湿地公园再次对外招商,重新开放。不久前,记者走访了东湖湿地公园现任承包人。喜欢大胆尝试的承包人一口气投资了500万元,在公园1200亩的核心区内建成了可容纳300人同时就餐的餐厅,新建3幢设施一流的林中度假别墅,建设一座高16米的观鸟台,5条独具水乡特色的摇橹船供游客泛舟湖上,穿行林中,钓鱼台、水车、风车、农夫果园、勇敢者乐园。虽说1998年东湖就以其优美的自然环境、优越的生态条件、野趣天成而一炮走红,成为江苏省20条精品旅游线路之一,并因此开启了我市乃至扬州市休闲度假先河,但如今的东湖,效益平平,未取得预期的效益,投资者只能干着急。

临泽生态度假村:起步晚、见效快

临泽东沟村的尽头,貌似穷乡僻壤的原野却是别有洞天,到处明清风格的建筑群体,廊桥、流水、花园,还有看不完、数不尽的满园果树……完全一派私家庄园风范。三年前,祖籍高邮的张氏三兄弟原打算在此购地50亩砌私人别墅,临泽镇政府获悉后,便多次与张氏兄弟洽谈,利用现成的生态资源,以优惠的政策、优越的投资环境,吸引张氏兄弟在此租地建园,为临泽镇引来了这优美怡人的景点。2007年9月,度假村开业,园内拥有三星标准客房51间,容纳400人的餐厅及茶楼一座,理疗房一幢。同时拥有百亩葡萄园及近百亩的鲜桃,李,梨,枣、草莓等各类水果。

张氏兄弟之一的张惠民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现在每个月的游客大约3000人左右,他的预想是每月万人,预计2年后保本,5至10年间盈利。张惠民说,规划的500亩用地目前只开发了200亩,前不久,他们还特意去考察各地的农家乐,不久的将来,他们将继续加大投入,增添具有互动性、娱乐性的项目,弘扬扬州的沐浴文化,满足更多游客的需求。

以上两个旅游项目,一个是号称天然氧吧的湿地资源,另一个却是“无中生有”的人造资源,论名气,后者不如前者;论人气,前者目前却敌不过后者。

体会一:选择投资者至关重要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东湖湿地公园开发至今已几易其主,而之前这些所谓的投资者正是利用政府招商之切,或是急功近利、或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知之甚少,让东湖这块极其宝贵的湿地资源的发展屡屡受阻,加上缺少与市场相适应的营销手段,乃至时隔多年,湿地资源的开发仍是原地踏步。

在临泽生态度假村,我们看到的是临泽政府的因势利导,将这荒废的滩涂地变废为宝,吸引张氏兄弟在生态旅游及高效农业上大做文章。如此一来,投资者充分抓住了都市人向往自然宁静的心态,倾力包装,大力宣传推介。众所周知,旅游业的发展足以带动三产业的发展,事实证明,张惠民的度假村不仅给自己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因为外地游人对当地家养的绿色环保鸡、鸭、鹅很是感兴趣,现在每只的价格已高达100元。

体会二:经营思路决定市场前景

如今,全国各地生态度假景区遍地开花,没有好的经营思路很难分得一杯羹。

从东湖湿地公园来看,经营者多少有些守株待兔的味道,知道的人或许会选择到此一游,而不知道的人则永远不会知道这个自然氧吧。加之交通不便利,园内除了自然景观外,几乎没有游客的互动项目,在吸引回头客方面更是难上加难。

而张惠民告诉记者,自己经营的度假村之所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有这么多的客流量,营销理念、产品的包装与推介至关重要。关键之一就是懂得主动出击。除利用哥哥的旅行社带来客源的同时,张惠民还和扬州瘦西湖景点以联票的形式拓展业务。景点内上上下下均按照标准化景区的经营模式运作,上至客房、餐厅、洗手间的硬件设施,下至服务的规范与周到,张惠民说,自己要的就是回头客,已经有客人创造了5次光临度假村的记录。

在张惠民的度假村内,满眼都是挂满枝头的水果。张惠民告诉记者,园内所种植的水果都是上海农科院的精品,前段时间举办的首届临泽葡萄节为他的景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及不俗的业绩。

激烈竞争中越显英雄本色。面对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张惠民说,做旅游就是做服务,只有服务规范化,让游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这样才能留得住回头客。面对规划中即将崛起的东湖湿地公园,张惠民显得十分从容:有竞争才有促动,东湖与我们的度假村都是高邮市的景点,等将来高邮打响了“生态旅游”牌,形成大的生态旅游观光带,我们的景区才不会被孤立,效益才会蒸蒸日上。

体会三:充分保护投资者的积极性

去年7月,我市遭遇了接连大雨,由于排水系统跟不上,东湖内水灾泛滥;而水退去后,东湖又遭遇缺水困境,导致荷塘全部干枯……

几年前,曾有公交车通往东湖,但由于管理者经营不当,导致游客日渐稀少,交通部门为避免恶性循环便将公交线路切断。如今,市委市政府正致力于生态东湖的打造,解决公交线路问题首当其冲,毕竟私家车在社会仍为部分人所拥有,游客如何才能到达东湖有待解决。

前景展望:

马棚:今年,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挂帅的东湖湿地公园建设指挥部,规划前景更为广阔,项目包装更为靠实,并努力争创全国4A级景区和国家级旅游景点。

马棚镇党委书记金峰告诉记者,东湖湿地公园可谓到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发展时期,一是依托市域环路规划的出台、S23G交通问题的解决以及宽松的政策环境;二是我市地处苏中地区,南接沪宁线不过3个小时行程,依托扬州大市旅游,不过四十分钟行程;三是汪曾祺等名人典故的挖掘,更是让人欣然向往。新景区的规划将确定面积12800亩,东自新237省道、南沿陆家溜河及清水潭与我市经济开发区接壤、西接淮江公路、北至马横公路。同时重金聘请国内知名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单位,重新规划旅游蓝图,以东湖、清水潭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以丰富的里下河人文风情为背景,围绕高档观光农业为主,进行规划包装,以目标定招商。目前,东湖的设计单位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正在与意向开发商作衔接。相信不久将来,该景区定会成为苏中出行旅游的热点景区。

临泽:景区的发展当然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帮扶。度假村的落户,临泽镇政府先后出资70多万元为景区铺上了镇通村水泥路,出资20多万搭建桥梁,出资十多万元解决供电问题……然而,地方财政毕竟有限,投资者应主动配合,向上争取配套资金的解决,以期更加完善景区的软硬环境。

旅游产品的开发是一个不断寻求外界刺激与投入的过程,是一个立足整体规划、长线发展、长效管理的过程。我市作为江苏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城内有文游台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8处,同时拥有芦苇荡、湿地等丰富天然的旅游资源,为我市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旅游经济所带来的效益不仅使投资者受益,更会惠及一方经济、一方百姓。

在省内农家乐、生态度假村等遍地开花的形势下,我们期待更科学的思路、更开放的思维、更大胆的投入、更大气的运作,迎接生态旅游产业的灿烂明天。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