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17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水部楼社区主任张毅与“儿子”王永林的故事
“不知道小林最近怎么样了,这孩子在新单位工作顺利吗?生活还习惯吗?”这些天,高邮镇水部楼社区主任张毅忙着经济普查和征兵工作,心里一直惦记着“儿子”王永林。
张毅今年50岁了,她有一个独生儿子,已经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可熟悉张毅的居民都说,张主任还有个“儿子”王永林,她待这个儿子比自己的亲儿子还亲。
“孩子,以后你有什么困难就来社区找我”
王永林是个苦孩子,在他刚13岁的时候,疼爱他的父亲就去世了。由于母亲患有精神病,他虽然有亲妈但生活过得比没妈的孩子还苦。
王永林的老家在乡下,母亲家有一间低矮、破旧的小屋在水部楼社区内,屋内除了一张已经开始摇晃的床,一件家具也没有。一天,张毅在入户调查时正好见到衣着破烂、面黄饥瘦的王永林拎着水瓶去打开水。了解到王永林家里的情况,想到自己的儿子还在向她撒娇,张毅忍不住掉下眼泪,并暗下决心要帮助他。
“孩子,以后你有什么困难就来社区找我!”
“主任,我想上学”
第二天,王永林独自一人来到社区找到张毅:“主任,我想上学。”
“孩子你放心,我们会帮助你。”
眼看开学时间临近,为了帮助王永林入学,心急如焚的张毅四处奔波,把王永林的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随后,她又跑到相关学校与校方负责人联系,问他们有没有可能收这个孩子入学。一天跑下来,她已是腰酸背痛,真想好好睡上一觉。可一想到王永林上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她就久久不能入睡。身边的丈夫看她翻来覆去睡不着,心疼地说,这事明天上班再说,劳累了一天,休息吧。张毅说:“我作为社区主任,有责任帮助这个可怜的孩子啊。这孩子上学的问题还没有解决,我怎么睡得着呢?”
张毅一次次找相关学校负责人,南海中学校长被她的精神所感动,表示同意收王永林。她又向学校提供了相关证明,帮助王永林办理了减免学杂费手续。此时她才长长舒了一口气,王永林终于可以上学了。
“张妈妈又多了一个儿子”
上学问题解决了,王永林母子俩今后的生活怎么办?想到王永林母子的生活来源无着落,张毅又开始跑前跑后,把王永林的情况反映到有关部门,帮助他办理了低保。
周末张毅常把王永林带回家,帮他买衣服、食品、学习用品等。逢年过节,张毅还组织社区工作人员上门看望王永林,并送上生活费。渐渐地,以前怯生生的王永林变得会说爱笑了。
懂事的王永林每次都亲切地称张毅为“张妈妈”。从此,张毅又多了一个儿子——王永林,为了儿子的事,张毅没少操心。
“张主任就是我的妈妈”
转眼到了2005年夏,王永林初中毕业了,由于他的成绩不是太好,就随一个亲戚学了漆匠手艺。张毅得知情况后,认为他还小,这样的活不适合他做。当年年底,张毅帮他联系到部队锻炼。就在一切准备就绪时,部队突然提前出发。但是此时,王永林还在乡下家里,由于他家没有电话,一时联系不上。张毅冒着寒风摸黑骑车二十几里路,终于找到了王永林在乡下的家。临行前张毅一再请求部队的同志要把王永林照顾好,并为王永林置办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又留下几百元零用钱。
为了让王永林在部队安心服役,张毅不仅多次打电话鼓励他,还安排王永林的母亲到扬州五台山医院接受治疗。王永林在部队里进步很快,被评为优秀士兵,还学得一技之长。
两年后,王永林光荣退伍了。回家的那天王永林连家也没回,直接来到社区,一见张毅的面,他就动情地对张毅说:“张主任,您就是我的妈妈。谢谢您多年来对我的关心。”
“孩子大了不能再跟妈妈睡一张床了。”王永林退伍后,为了帮助他找一份能提供食宿的工作,张毅又到处打听用工信息。一连跑了几天都因食宿问题难解决,找工作遇到了困难,但张毅没有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毅听说高光节能灯具厂正在招工且安排食宿,立即带着王永林赶去,很快工作定了下来。得知单位宿舍只提供床铺,张毅随及又从家中拿来被子、枕头、床单等给他铺好。一有空,张毅还经常去宿舍看望他,教他怎样做人。现在,单位上的同事都羡慕王永林有个“好妈妈”。王永林自已更是从心底里感谢这位可爱可亲的“张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