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乒乒乓乓” 快乐健康

2008-11-18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如今的国际乒乓球顶级赛事,不论是团体还是单项,最后争夺前几名的,虽然是中国队同新加坡、韩国、香港等国家或地区代表队的选手在对抗,但这些同中国队对抗的选手中,许多是中国海外兵团,如冯天薇、唐娜、帖亚娜等。而这一现象,不久前被“浓缩”到扬州市第十一届运动会的乒乓球比赛中。

据市乒乓球协会负责人王鸿介绍,扬州市第十一届乒乓球比赛男子单打中年组冠亚军分别是钱进(市工商银行)、周振林(市公安局),女子单打中年组冠军为汪素云(市信用合作社),而另外几个组别的冠亚军唐鹏生、李莹、熊静等虽然身披扬州市区单位的战袍,但他们都是由高邮体校乒乓球队训练出来的。

乒乓球运动,是高邮人十分喜爱、也是高邮一项传统强势的体育项目。目前,在省乒乓球队中就有郭若愚和愈龙飞两名一线球员,而且两人近年来战绩不俗。

高邮人喜爱乒乓球运动,就不能不说到上世纪60年代席卷中国的乒乓球热潮。年过半百的居明秋当年是周山吴堡中学的一名学生,那个年代,吴堡中学的师生们也同全国大中城市的人一样,喜爱上了乒乓球运动。

现在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工作的居明秋感慨地说,第2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国北京举行,中国乒乓球队的“五虎上将”容国团、徐寅生、李富荣、庄则栋、张燮林以及女运动员林慧卿、郑敏之等“横扫千军”,为中国夺得男子团体、男子单打等几项挂冠。全国人民欣喜若狂,乒乓球运动迅速在全国得到普及推广。

与居明秋同时代的乒乓球爱好者回忆起那段时光,都说他们当年是“苦玩”。

回忆镜头之一:同学们放学后,把几张课桌拼起来,就算乒乓球桌。有些课桌桌面不平整,或木质腐烂,乒乓球落到这些地方,就会不规则地“飞”掉或不弹跳。同学们自订了乒乓球游戏规则,称这种现象为“自然灾害”,需重新开始。

回忆镜头之二:假期里,相邻的同学把家中门板或床板搬到空地上搁起来,作乒乓球桌用。

回忆镜头之三:乒乓球拍是用自己家中的木板自制的,极少有人买得起“红双喜”等品牌乒乓球拍。

回忆镜头之四:乒乓球打瘪了或不慎踩瘪了,赶紧用热水将其烫鼓后继续使用。但由于烫鼓的乒乓球不可能恢复如初,球面不均匀之处落在球桌上,也会不规则地跳动,因此,照样采用“自然灾害”的游戏规则。

以上的回忆,早已成为历史。3年前,爱好乒乓球运动的桂斌和刘士威联手创办了“京华乒乓球俱乐部”,为我市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天然良港”。

“京华乒乓球俱乐部”有400平米,可放置9张球桌。成立之初,仅有注册会员40多人,如今发展到200多人,而且多次承办了市级乒乓球赛事。

创办京华乒乓球俱乐部,为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技艺共同提高发展的平台,是桂斌和刘士威的初衷。谁知,时隔不久,许多从未打过乒乓球的中老年人,慕名来到俱乐部要学打乒乓球。一位姓居的女士起初对其胞姐经常去俱乐部打乒乓球甚为不解,并且劝其不要再“找罪”受。过了一段时间,她看到曾经睡觉失眠的胞姐现在不再失眠,而且精神也特别好。从此,她亦喜爱上了乒乓球运动。在这次2008年高邮市乒乓球锦标赛上,居女士的胞姐获得女子单打第三名的佳绩。

在月初举办的2008年高邮市乒乓球棉标赛后,一些女性乒乓球爱好者为切磋球技,在崔记茶庄乒乓球活动室成立了“女子乒乓球沙龙”,相约每月交流一次,进行单循环或分组对抗赛,以练代训,以打代战,通过实战提高自己的水平。

我市乒乓球赛事不断,今年以来,由市乒乓球协会、市体育局、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及市总工会等部门单位联合组织的赛事就有:2008年元旦期间举行的“瑞和·苏果”杯乒乓球比赛、3月8日举行的“庆三八”女子乒乓球比赛、8月1日举行的科局级干部乒乓球比赛和本月初举行的乒乓球锦标赛。据了解,本月初的锦标赛,虽然仅设男、女单打两项比赛,但报名参赛人数是近年来最多的,而且比赛的激烈程度也是近年来少见的,多场比赛难分强手弱手,胜负仅在几分之间。

2006年改选后的市乒乓球协会组织的赛事活动,不仅仅限于本市,而且与周边地区交流十分活跃,已先后同天长、金湖、仪征、如皋、启东、宝应、江都、扬州等地的乒乓球爱好者进行互访交手,战绩上佳。

据了解,乒乓球运动不仅在我市城区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农村也呈星火燎原之势。前不久送桥比欧特乒乓球俱乐部赴外比赛,喜获佳绩。

其实,喜爱乒乓球这项运动的人,并不怎么看重比赛的结果,他们更看重的是乒乓球这项运动给他们带来的快乐和健康。“乒乒乓乓”快乐生活。“乒乒乓乓”健康生活。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