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25 00:00:00 作者:杨璐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市委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部署“爱心牌”助残四轮车专项整治工作。原本是充满爱心、承载关爱、帮助残疾人代步出行的红色四轮小车,如何摇身一变成了个个喊打的“黑”车?
曾经有一位外地来邮投资的客商对我市一位市领导说:“高邮的人文风景确实是很美,但是客运市场有些混乱。只要是要出行,各种各样的车辆都围过来了,小红车,“黑”车,三轮的,四轮的,争着抢着喊你去坐。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感到很头疼,不知道哪辆车是安全的,哪辆车是有牌照的,哪辆车又是真正可以搭乘的。这种现象既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又影响了高邮的投资形象。”这位客商说的小红车就是“爱心牌”助残车。
记者在市长途汽车站门口看到,出租车、三轮车以及“爱心牌”助残四轮车乱七八糟地停放着,驾驶员都在车外等待客源。看见一辆长途客车进站了,就一窝蜂地堵在客车的车门处。“要坐车吗?”“小姐,是到市区吗?”“车子就停在门口,上车就走了。” 类似这样的抢客现象,几乎每一天都在发生着。一些出租车、三轮车车主也怨声载道,认为这种助残四轮车没有在有关部门领取牌照,就比他们少了一层费用,形成了一种不平等竞争。
市区的张华女士对记者说:“走在高邮的路上,不时可以看见这种四轮车摇摇晃晃地到处兜圈带客,不知道它究竟是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而且这些车都是经过改装而成的,我们都不敢乘坐。如果再不取缔的话,这种车只会越来越多,到时治理将会越来越困难。”
针对这一情况,记者走访了市运管处有关负责人。据了解,目前全市共有“爱心牌”助残四轮车38辆,分布在城区的各大社区及街道上。助残车本来都是用于方便残疾人出行的车辆,却不料被一些人当成了一种赚钱的工具。“爱心牌”助残四轮车中大部分都没有牌照,也没有行驶证,有的驾驶员甚至没有驾驶证,他们上路非法载客营运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
市公安部门相关人员告诉记者,助残车是使用电瓶发动,但爱心牌”助残车变成了汽油机动车,不符合国家关于助残车的强制标准,不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范围以内,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是禁止上路的,且这些驾驶员中并不全是残疾人,当中也有健全人。
据悉,为落实市委市政府的专项整治工作,市公安、交通等部门将于12月1日起,开始对“爱心牌”助残四轮车进行整顿治理。此次整顿工作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以及《江苏省道路运输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由市交通局、公安局、安监局、城管局等七个部门共同联手。12月1日后,公安、交通等部门对上路行驶的“爱心牌”助残四轮车一律予以强制查扣,按无牌无照行驶及非法运营情节处理。对于退出营运的残疾人车主,符合条件的将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或帮助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