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4 00:00:00 作者:陆业斌/文 王林山/摄 来源:今日高邮
11月10日,本报曾报道过我市猪肉价格全面下降,市民欣喜消费的消息。然而时隔半月,猪肉价格又悄然上扬。此次猪肉价格市场波动有那些成因、百姓市场信心如何,记者1日就此进行了采访。
市场现场目击
上午8时许,记者来到北城门农贸市场。只见菜场内人头攒动,来此买菜的市民特别多。在猪肉销售区,5、6个肉案一字排开,肉案上堆满了猪肉,前夹、肋条、后座、排骨、蹄子、猪头、心、肝、肺、肠等一应俱全,应有尽有。二、三十个市民正在案板前排队选购。
“给我来一个后座,多少钱1斤?”“13元1斤。”“能不能便宜一点?”“实在对不起,价格不能低了,我也要养家糊口呢。”市民张大爷买下一块后座后告诉记者:“春节快到了,回去腌点咸肉,孩子们最喜欢吃了。”
据了解,11月初之后,猪价每担跌至610元至500元左右。市场肉价也随之下降,前夹、后座10元每斤,肋条8元每斤,骨头也在8、9、10元每斤不等。 五天前,生猪价格又开始上涨了,到目前,每担已涨到750元。猪肉零售价也水涨船高,肋条10元,前夹、后座13元每斤,排骨每斤也在14元之间。
记者上午九点半来到位于府前街东门广场南侧的隆康猪肉专卖店时,只见店铺门庭若市,外面停满了车辆,里面挤满了人。记者刚要进门,迎面遇到一位老汉两手提着四袋猪肉出门,他有点吃力地对记者说:“这里的猪肉比其它菜市场要便宜一点。我买的后座只有11块多钱一斤。”据市民介绍,隆康猪肉专卖店的猪肉价格平时也比菜市场优惠一些。最近,猪肉价格上涨,隆康猪肉专卖店涨幅与菜市场差不多。记者进店欲与工作人员了解具体价格情况时,一位女售货员连说没有时间接待,并说现在每天价格都不一样,随行就市。
记者随后走访了中市口菜市场、北海菜市场、南海菜市场,证实猪肉价格都是五天前开始上涨的,全城涨幅差不多。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最近,全市猪肉市场销售量明显增多,日宰杀生猪近600头,是平时的2至3倍。这个数字还排除民间农户的散宰。
备制年货催生上涨
据了解,最近猪肉上涨的主要原因从现象上看是与家家户户灌香肠、腌制咸肉等备制年货有关。
进入11月下旬以来,市民开始陆续灌香肠、腌制咸肉,记者在北海、南海、通湖等住宅小区看到,许多住户阳台上都挂晒着一串串香肠、一块块咸肉。通湖小区的唐奶奶告诉记者,她过去是高邮肉联厂的职工,上世纪七十年代,厂里专门派她到靖江学习香肠灌制工艺。以前,每到年晚,她和家人都要起早贪黑灌制香肠,每年加工香肠五、六千斤,由于质量味道好,她灌制的香肠还被市民作为礼品送给亲朋好友。
市民平和面对市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广大市民对最近猪肉价格上扬的现象,心态比较平和,对市场也比较有信心。市民吴先生告诉记者,上周家里已买了20斤肉灌香肠,今天再来菜市场买两个后座回去腌。虽说比平时多花点钱,但春节期间,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点香肠,品尝些咸肉,图个开心。
采访中,许多卖肉的从业人员希望肉价不要涨幅太大,猪肉销售价格相对维持1至3元的涨幅最佳。
生猪生产影响市场
市场引导生产,生产影响市场。生猪生产多少直接左右市场销售。市农林局副局长尤兆荣分析说,最近,猪肉市场价格上扬,综合因素很多。最主要是要到年底,老百姓备制年货,猪肉市场需求量大,带动了市场价格。
尤兆荣认为,今年上半年生猪饲料价格高位运行,特别是6、7月份,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30%至40%,有的单一品种增长一倍以上;今年上半年猪苗价格也居高不下,每斤10元以上。这些都影响了生猪饲养积极性,增加了养殖成本和养殖风险。今年夏季我市生猪疫病防控比较有力,夏季生猪饲养存栏比去年有所增加,市场供应趋于充足,秋后猪肉价格逐渐回落,至11月初,猪肉通货批发价格为8块多元每斤,市场零售价在10元以下。
尤兆荣介绍说,国家一直重视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 坚持实施能繁母猪保险政策,扩大覆盖面,力争做到“能保尽保”。 加大扶持生猪规模养殖力度, 扶持生猪标准化规模饲养场。 补贴生猪良种,推进品种改良等利好举措,积极推动了我市生猪生产 。目前,我市母猪存栏达9000多头 ,比去年同期增加4000多头,对我市下一步生猪生产的稳定奠定了基础,对市场价格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目前,我市生猪市场70%的猪源来自河南、山东、本省宿迁等地。有关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我市生猪标准化养殖场的逐步实施到位,生猪市场供应的瓶颈必将得到逐步解决。也有行家分析,随着广大市民备制年货的到位,最近猪肉价格上扬的趋势,不久将逐步消逝。
另据报道,国家发改委已决定于12月1日取消对猪肉等食品介格的临时干预措施,看来此次猪肉价格的波动纯粹是市场无形之手调整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