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直面银行“双率”双降

2008-12-08 00:00:00    作者:陈桂清 姚静    来源:今日高邮

11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外宣布了两项货币政策调整措施,一是决定从11月27日起,下调1年期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各1.08个百分点,创11年来最大降幅,其他限期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作相应调整。同时,下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再贴现等利率;二是决定从12月5日起,下调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等大型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下调中小型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同时,继续对汶川地震重灾区和农村金融机构执行优惠的存款准备金率。

凡事必看两面,无疑,“降息”也是一把双刃剑,那么,我市金融、企业、市民的反响如何?

金融机构反应平淡

        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市人行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自2007年国家一再加息至今,我市商业银行一直受存贷净利差扩大等因素的影响,利率持续大幅增长。如今贷款利率下调,虽然存贷待利差降低,商业银行将一部分利润转回到产业中,期内将会出现一些不利影响,但从长远来看,只要保持产业经济的增长,商业银行的利润就有可持续增长的可能,对商业银行的发展前景还是有利的。加之我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贷款权限上收,存贷款比率较低,因此贷款利率下调影响不大,再有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余额一直较高,余额存贷比较低,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对基层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也不大。

采访中,记者从市农村信用社相关负责人处得知,长期以来,农村信用社所执行的是浮动利率,贷款利率下调可通过贷款利率上浮来弥补。目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浮幅度是基准利率上浮的50%左右,还没有达到上限。其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2个百分点,也可为农村信用社解冻0.66亿元的流动性资金。据悉,截至10月底,市农村信用社存款余额为32.9亿元,贷款余额为24.9亿元,存贷比为75.7%,新增贷款比年初增加5.47亿元,解冻的0.66亿元资金在更好地支持“三农”和小企业的同时,也可增加农村信用社自身收入。

中小企业大声叫好

近期本报刊出的《担保公司,做中小企业坚实后盾》一文中曾指出,中小企业要发展,解决融资难是关键。如今,利率大幅下降,记者走访了市区部分中小企业,发现央行“双率”双降,对中小企业来讲可以说是场及时雨。贷款利率降低,将直接刺激企业直接从银行贷款,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则增加了银行流动性资金。

海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08年改制后,一直处于积极发展状态,董事长杨高怀称:“全球金融危机大潮中,央行的再次降息,无疑再次点燃创业者的激情。企业的发展如果光靠积累一点发展一点的滚雪球式传统经营理念的话,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发展,只有跳跃式的发展才能让企业在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这就需要充足的资金平台。”杨高怀给记者举了个例子, 1000万元的贷款,降息前后企业即可节约成本10.8万元,这样一来,对那些大型企业,特别是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的企业来说,利率下调为他们所节约的成本更为可观。

我市部分房地产开发商也表示,目前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成本主要有地价、建筑成本、融资成本等,其中地价约占3成,建筑成本随物价升降,在这两个因素的作用下,“两率” 下调对房产开发与销售的影响不大。

居民存款依然首选银行

小孩教育、养老、累积资金……老百姓首先会考虑银行,放家里不增值,银行利率高与低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买房、购车、个人创业……贷款,老百姓还是会首选银行,对比别的筹资方式,这样压力要小。因此,无论银行利率上调与下降,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在市建行柜台前,吴先生刚办完零存整取的手续,他表示,“前段时间一直把钱投在基金上,结果大失所望,还是放银行最踏实,利息降了也没什么,相信总有涨的时候。”

记者的朋友小杨今年7月份刚在市区购买了一处面积90平方米的新房,向银行贷了7.5万元,分10年还清,现在每月需支付856.73元。小杨说,看到利率下调的消息,自己不知道有多高兴,对他们这些自己还月供的年轻人来说,利率越低越好。“明年开始我每月就能省下不少钱,这样的话或许我会考虑提前还贷的。”

股民相对敏感

 “又跌了!”对于今年的股市,这样一直走低的趋势,股民们已不足为奇。断然抛售的大有人在,坚持守望的也不在少数。调查显示,对于央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多数股民相对敏感,因为这意味着资金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市场资金供给大大增加,对股民来说是件好事。在市区商业银行,不少股民已开始试探性建仓。市人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一举措,更能看出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进一步贯彻落实,还有可能走向“完全宽松”的地步,股市有可能迎来更宽松的发展环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