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大三通”拉近高邮与台湾

2008-12-16 00:00:00    作者:本记    来源:今日高邮

“大三通”是台胞、台属的期盼

“随着东航班机MU2075在朝阳中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开始了在两岸之间的首次空中直接通航。两岸之间的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大三通’也正式启动。这是两岸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掀开了中华民族历史浓墨重彩的一页。”15日上午,市台办主任陈维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高兴地说。

据陈维生介绍,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对我市来说也有许多现实的意义。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就陆续有台商来邮投资,先后创办企业25家,涉及服装加工、机械制造、房地产开发等行业,他们为高邮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由于过去两岸未能真正实现“三通”,台商来回很不方便。此外,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台高邮籍同胞652户、2591人,高邮台属749户、3248人;到2001年,在台高邮籍同胞470户1567人,高邮台属484户、1720人,许多台胞、台属因两岸隔绝不能与亲人相聚而抱憾终身。

两岸“大三通”时代的来临,必将促进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员的交往,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高邮台胞、台属、台商来往将比过去更加快捷、更加经济实惠。   陆业斌

首寄台湾包裹邮件

“请问今天海峡两岸直接通邮后,高邮可以往台湾寄包裹吗?”15日上午11点多钟,刚从单位下班的任先生手拿着包裹兴匆匆地赶到邮政局营业大厅内询问,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指着营业大厅西侧的一指示栏说:“那上面有详细的公告。”顺着工作人员指的方向,任先生来到“业务公告”栏前,只见上面写道:“根据《海峡两岸邮政协议》的安排,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于2008年12月15日起,全面开办两岸邮政业务和邮政汇兑业务”。在寄往台湾地区包裹邮件资费表中注着,包裹可以通过航空或者水陆路两种方式邮寄,并且两种方式的收费相差并不太大。

图为我市第一张寄往台湾包裹业务的收据

得知这一情况后,任先生随即拿出装在文件袋中的四张京剧VCD交给工作人员包装。看到他兴匆匆地跑来就寄了几张碟片,记者十分纳闷,原来任先生有一亲戚现居台湾台北,前年回大陆探亲时对京剧十分痴迷,买了不少VCD回去仍不过瘾。而未实现“大三通”前,邮政部门不但没有开设邮寄包裹业务,而且通过EMS邮寄的费用十分高,不划算。昨天任先生从新闻媒体上得知15日实现“大三通”后,立即上街买了四张京剧VCD,都是杨春霞、袁世海等我国京剧名角的精彩唱段,准备寄往台湾。装好包裹、填好清单后,邮政工作人员迅速将相关数据输入电脑,四张碟片共369克,合计收费94.5元。随着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国际(地区)包裹收据打印出来,这笔寄往台湾的包裹业务操作成功。邮政工作人员把这份收据递给任先生时告诉他:“你是‘大三通’首日从高邮往台湾寄包裹的第一人”。拿着这份收据,身为集邮爱好者的任先生十分激动,他说,这份第一张寄往台湾包裹业务的收据也具有收藏价值,最重要的是海峡两岸实现通邮后,不但可节省经转费用,还可节省至少一半的时间。

就在任先生办理业务的同时,我市的另一位集邮爱好者刘林松寄了一张明信片给远在台湾基隆市的邮友潘爱华,潘爱华祖籍高邮,曾在上世纪90年代捐款修缮盂城驿。明信片上写着“祝贺海峡两岸即日起直通”,这份祝贺是一位集邮爱好者的心声,更是祖国大陆同胞多年的期盼!   郭玉梅  文/摄

“直航,我们终于盼到了”

15日是大陆同台湾实行“大三通”的第一天。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扬州国雄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看到公司副总经理李顺兴正在网上搜看“大三通”的相关新闻。记者说明来意后,李顺兴握住记者的手兴奋地说:“直航,我们终于盼到了!刚才还同台湾的家人通了电话,都说今后来往更方便了。”

李顺兴说,他的祖籍是山东,2003年台湾国雄集团来高邮投资开发房地产项目——薇风大道,他在高邮生活快6年了,也算得上半个高邮人了。李顺兴很健谈,对高邮的风土人情、人文文化如数家珍。他说,大陆近几年的发展很快,有的地方已经超过台湾。台中市有些地方还不如高邮,我对高邮非常有感情。

李顺兴正在网上看“三通”的新闻

当记者问李顺兴对两岸实行直航有何感想时,他说,以前回台湾先要经香港再办转机手续飞台湾,或者经厦门乘船到澳门再往台湾,很不方便。现在好了,可以直飞台湾,既方便了两岸同胞的正常来往又节省了很多时间和路费,同时更有利于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

李顺兴说,这段时间,他一直关注着两岸“三通”的新闻,台湾人民对实现两岸“三通”很是欢迎,今天他已经接到台湾朋友的好几个电话,话题都是“三通”,并表示要来大陆考察投资。李顺兴告诉记者,有很多台湾同胞想来大陆投资,但台湾方面一直阻碍“三通”,让原本的一家人变成了两家人,飞机都不能直飞,心里总不踏实。现在家里人可自由自在来回飞了,心里没有了顾忌,投资也好、观光也好、省亲也好都是自家人的事,“三通”能使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最大化。

一个多小时的交流,李顺兴同记者谈了很多,谈高邮的发展变化、谈高邮的风土人情,同他的交流中,记者感受到了两岸同胞无法割舍的亲情。   殷朝刚  文/摄

早就期盼两岸通邮

今年82岁高龄的李毅曾经是青年远征军的一名战士,两岸通邮是他早就期盼的事情。

抗战期间,李毅在前线结识了许多朋友。值得一提的是,李毅一直与定居台湾的93岁老人宋安业保持着书信来往。李毅清晰记得,十年前自己将辛苦购到的一份祖国大陆高考报名表邮往台湾,没想到竟花了将近一个月时间才辗转邮到。

得知两岸实行“三通”的消息后,李毅说,实现两岸的直接通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还可以节省经费,给长期需要邮寄物品的大陆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家属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次两岸‘三通’有着历史性的突破,大家都表示相当期待。”李毅还告诉记者,他很喜欢宋安业每个月给他寄来的《桃园观光》,他相信这个月他可以早点看到这本杂志。同时,他也希望“三通”实行后,他的老朋友可以经常来大陆走一走,看一看,叙叙友情。    杨星  文/摄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