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7 00:00:00 作者:玮玮姚静 来源:今日高邮
援川经历让我终身难忘
我市首批援川医务人员罗保华:回忆起2008年,我想最让我难忘的就是5月12日那一场举世震惊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这场地震不仅让无数同胞失去家园失去生命,更给了我们这些曾参加援川任务的医务工作者一次毕生难忘的经历。
2008年5月12日晚上,我在家看电视时得知汶川发生大地震,便立即做出援川的决定。经过向上级领导递交申请,并得到领导的同意,我与市卫生监督所的贺翔成为我市第一批对口支援四川绵竹灾区医务工作的卫生防疫队员。
我们赴川主要任务是为绵竹灾区的灾民安置点做好公共卫生状况与需求的持续评估,指导灾民做好饮用水卫生、环境卫生等工作,并加强对灾区传染病监测、调查与控制的指导等。我们每天都要冒着高温在各安置点之间来回为灾民巡诊看病,向他们宣传卫生防疫知识,并把一些急需或常用的药物送到灾民的手中。我们每到一处灾民安置点,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救星来了,亲人来了”。他们的眼神中表露出的那种对医生的信赖,一次次支撑着我不分昼夜、不怕艰苦地忘我工作。
现在想来,尽管那刻骨铭心的三个月援川医疗志愿工作充满了艰辛和挑战,但它却在我的人生旅程中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记忆,更使我经历了一次痛苦而迅速的蜕变和提升。
2009年已经到来,我衷心地祝愿灾区伤员早日康复,灾区人民早日走出困境,重建美好家园! 玮玮
我们的努力,值!
市安大公路项目办副主任潘九松:尽管2008年12月28日那天早上下着雨,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心情都异常激动,因为我们终于盼到了安大公路北段正式竣工通车,这表明安大公路高邮段正式打通南北,全线贯通。我们的努力,值!
作为扬州市有史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一项干线公路建设工程,安大路建设工程工期紧、任务重,施工路段环境复杂,交通量大,加之全线实行开放式边通车边施工,施工难度较大。工人们几百个日日夜夜奋战在施工一线,不畏严寒酷暑,风吹日晒,面对泥泞坑洼的工地,从没有路到造出一条路,从机器设备无法进场施工到完善的路网结构,安大公路北段的每一处施工细节都牢牢刻在了我的心里。
安大公路的通车不仅凝聚了我们每一个见证者的心血,而且作为扬州市“十一五”时期规划建设的重点交通工程,对于完善我市的路网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姚静
小区环境大变样了
北海新村41栋居民顾玉英:2008年6月份是我们终身难忘的日子,政府给整个小区动了个大“手术”,地下重新铺设了水网管道,将以前坑坑洼洼的地面浇筑成了水泥路,每栋楼的墙面都重新粉刷了一遍,楼和楼之间的路灯也亮了,绿化也多了,比我们搬进来的时候都新呢!感谢政府为咱们办了件大好事啊!
我们北海1村是积水最严重的一块,我家住一楼,连年遭殃,特别是前年连续4场大雨真是把我们愁死了,积水深至膝盖,家具全都泡在水里,好多天都排不掉,后来还是在商品街接了好几台抽水泵才把小区的水慢慢抽掉。
自从小区改造了,我们就再也没遭过殃。现在每天一开门,看见新铺的水泥路,心里就舒服,下再大的雨都不怕。只要天一放晴,地面上的水立刻收干。不光是路,就连垃圾箱、路灯也全都换上了新的,外地回来的亲戚都说小区大变样了。感谢党和政府所做的一切,相信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们的生活会越变越好,生活环境越变越美。 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