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08 00:00:00 作者:薛崇庆 蒋凤才 来源:今日高邮
位于河网地区的临泽镇,地阔草肥,荡滩连片,发展食草动物有着独特的自然优势。改革开放以来,该镇以韩夏、蒋颜、西河等村为典型引路,大力发展绿色“五业”,并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培植规模大户,调动了农民养羊的积极性。2008年,全镇山羊饲养量突破4万头,2000多农民靠养加销发“羊”财。目前,国良汤羊名扬大江南北,“王四瘪子羊肉”真空包装成功注册,其成品已分别销往东南亚和港澳台地区。
家养一群羊 生活有保障
养羊投本小,饲料来源广,生长周期短,经济效益高。在临泽镇,鱼埂种草养羊,家前屋后养羊,圩堤沟边养羊随处可见,多的有上百只,少的也有几十只。膘肥体壮的商品羊,每只平均在30公斤左右,至少也能卖个300多元。因此,有人说“家养一群羊,生活有保障”,这话不无道理。
近年来,临泽镇把发展传统的土特产品作为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坚持因村制宜,发展一村多品。韩夏村十有八九的农民都习惯早上下地带把刀,收工青草一担挑,树叶豆秸成为养羊的最佳饲料。西河村养羊大户陈友林年养商品羊100多只,他坚持春繁夏养,自留种羊,优胜劣汰,采用精粗结合的方法,加快了山羊的生长速度,春季出售小羊羔供不应求。
山羊不挑食,有草便有粮。因此,养羊早已成了老年人首选的致富项目。多年来,洋汊村古稀老汉陈柏干不论是炎夏酷暑,还是寒冬腊月,都起早带晚以羊为伴。用陈老汉的话说:“我先养羊,羊后养我,养羊工种轻闲,既有乐趣又自在,是老年人赚钱防老的好方法。”
好汤不怕巷子深
临泽的羊生长在天然的荡滩,肉质细腻,肥少瘦多,其汤汁热能高、暖性强、含脂少、胆固醇低,不仅具有健胃补虚、益气壮阳的作用,而且对慢性胃病和痢疾患者有着独特的“食疗”效果,深受广大食客的青睐。“小雪”过后,“走,喝汤羊去,今晚我请客!”这句话似乎成了临泽镇居民招待亲朋好友的口头禅。隆冬时节,该镇汤羊生意格外火爆。每到傍晚,镇上后河南路、安乐寺路这两条古老的街巷热闹非凡,来自四面八方的大客车、小轿车、摩托车排成长龙,汤羊馆内大大小小的房间座无虚席。味道鲜美的汤羊令慕名而来的顾客垂涎欲滴;原汁原味的冰羊、红烧羊腿、羊肚火锅、红烧皮羊、爆炒羊肝、麻辣肚丝、清涮羊肉、什锦羊煲等全羊宴让四方宾朋一饱口福。
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临泽镇以建立农业精品品牌为突破口,积极开拓土畜产品的加工业,通过转化增值、延长产业链,提高了特色项目的品质,迎合了市场变化的需求。
“王四”羊汤、羊肉名扬四方,其特色品牌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然而前几年,羊汤、羊肉只能吃不便带,严重制约着销售,影响了经济效益。一次,一位常州客人在“王四”羊肉馆喝过羊汤后,要求打包带几十斤羊肉回去。“王四”羊肉馆老板王步荣顺手拿了几个大方便袋装了约50斤羊肉递给客人,谁知,这位客人却皱起眉头说:“我不要了,这样的包装怎么送人?”眼看2000多元的生意因为包装问题没做成,王步荣和老伴都觉得心疼。事后,在市工商局领导的帮助下,“王四羊牛肉”成功注册,王步荣还买回了一台新型真空包装机。从此,羊汤、羊肉都能方便携带。
2008年2月15日,《王步荣羊汤打包卖》在中央电视台第七频道播出后,北京、上海、南京、广州、吉林、湖北等地的客商纷纷打电话要求加盟“王四瘪子羊肉馆”。如今王步荣年创产值60多万元。著名淮剧演员陈德林在临演出时,还有意将“卖油郎”改唱成”卖羊汤”,顿时,赢得了全场的阵阵掌声。去年,到“王四”、“国良”羊肉馆接受培训的省内外厨师达120多人。
临泽山羊“跳”国门
养羊是基础,销售是关键,在加快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的同时,临泽镇党委政府把产品的生产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鼓励农户在运销业上打通迈向小康的绿色通道。
每年的秋末冬初,蒋颜村的农民充分利用农闲的有利时机,三五成群骑着自行车走村串户,收购山羊,回来后将羊存栏暂养,待到寒冬来临、羊价攀升时立马脱手上市,每个劳力一个冬季就能纯赚三五千元。为方便群众、扩大销售,临泽镇政府还在政策上放宽,让运销人员到集镇农贸市场规范经营。同时,通过网上推介,媒体宣传,吸引了江西、湖南、新疆等地的100多个个体户前来洽谈。
这几年,随着集镇工业规模的不断壮大和外贸加工业的迅猛发展,一些国内外的客商争相到临泽投资兴业,同时临泽的土特产品也引起了他们的兴趣。来自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俄罗斯、美国以及港澳台地区的企业老总,每年回家探亲总不忘带上几盒本地“特产”,尤其是到了春节,邻近县市的客户纷纷打电话订购真空包装的羊肉,临泽羊肉现已成为人们馈赠亲友和孝敬长辈的冬补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