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妇唱夫随的“编外清洁工”

2009-01-08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每天天刚蒙蒙亮,在市区珠湖路上,人们总能看到一对男女,女的拿着扫帚在前面扫,男的拿着铁锹跟在后面,把集中在路边的垃圾清运到板车内。他们俩是一对夫妇,男的叫潘金波,女的叫沈素琴,两人都在市城市管理局城北环卫所工作。

10多年来,这对普通的“编外清洁工夫妇”,凭借一把扫帚、一辆板车、一把铁锹,把他们负责的路段的垃圾清运得干干净净,为广大市民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日前,记者走近他们,感受他们的辛劳。

“以前,她每天清晨3点半就骑自行车出去工作,我不放心。”一见面,忠厚的潘金波就向记者说出了实话,“现在我们一起出门,虽然辛苦,收入也不高,但比较稳定。”

由于没有多少文化,沈素琴原本在街头做小生意,既辛苦又赚不到多少钱。1994年6月,沈素琴经人介绍到城北环卫所当上了一名编外环卫工。10多年来,她已经与街道清扫、垃圾收运结下了不解之缘。

环卫工作是一项劳动强度大、经济收入少的工作,还经常要遭人白眼。

有一次,一个民工随地乱倒建筑垃圾余土,沈素琴过去边收拾边规劝了他几句。那个民工一看是个清洁工,便不客气地说:“你一个扫大街的算老几,竟敢管我?养你们环卫工人是做什么的?就是给我们扫大街的!”沈素琴气得眼泪直流,周围有好心的群众及时站出来帮助沈素琴教训了这个民工一通,但这个民工并无悔改之意,还说别人是“狗拿耗子”。潘金波知道消息赶到现场后,并没有跟民工争吵,而是在安慰了妻子后,默默地帮妻子清扫了路面。见此情景,那个民工也知道自己太过分了,连连认错。潘金波的举动也触动了建筑工地上的其他民工,从第二天起,这个建筑工地的民工自觉从家中带来扫帚,将工地上产生的垃圾清理干净。

从事环卫工作以来,沈素琴坚持每天早出晚归,风雨无阻,奋战在环卫战线上,离不开丈夫潘金波的关心、帮助和支持。潘金波一直鼓励妻子:“任何工作都需要人去干,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贵贱之分。环卫工作虽然脏苦累,却是人们生活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工作,与城市形象息息相关。”

2000年7月,原本在一家企业做瓦工的潘金波,得知有许多人忍受不了环卫工社会地位低、工作脏苦累、工资福利待遇差的现状,纷纷“跳槽”,环卫所用工不足时,主动与妻子沈素琴商量,表示想跟她一起从事街道清扫、保洁工作。就这样,潘金波放弃外出挣钱的机会,也当上了一名“城市美容师”。

潘金波与妻子每天凌晨4点到岗,拉完垃圾后还主动清洗垃圾箱外体,干完后又协助其他同事保洁道路。2007年春节前夕,潘金波的母亲病危,知道单位人手紧,为了不影响工作,潘金波夫妻俩反复商量后决定请亲戚帮忙照应母亲,他俩始终没有请假,坚守在岗位上。

去年国庆前夕,正值我市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关键时刻。9月17日凌晨,天还没亮,潘金波夫妇俩照例早早出门清扫路面。当潘金波拉着第一车垃圾准备送到周转站时,突然被砖头一绊,摔在地上,裤子撕了个洞,膝盖立即肿了起来。沈素琴见状心疼不已,让潘金波休息一会,剩下的由她完成。但知道任务紧急的潘金波轻轻地摇了摇头,在地上坐了一会后咬着牙说:“不要紧,今天还有突击任务呢!”之后,他拖着受伤的腿,坚持完成了所有垃圾清运任务。

采访中,沈素琴笑着告诉记者,刚开始是老潘“逼”着自己从事环卫工作,但是现在这项工作已成为他们夫妇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既然选择了这份工作,就应该尽心尽力把工作干好。单位现在涨了工资,还给我们缴了保险,我们要对得起国家发给我们的工资。”从潘金波夫妇的话语中不难看出,他们现在很满足。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