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19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春节临近,饭店、美发店、KTV、洗浴等场所的生意火了起来。生意虽这么好,一些老板的眉头却没有舒展开来,对他们而言,都想利用这段时间多挣一点,服务业从业人员却想在春节时回家与家人团圆。
“今年过年回家么?”近日,记者带着这样的问题,采访了从事服务业的一些老板和服务员。
加薪留人
人物档案:张宝年,某酒店老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期间很多市民不再围着三尺锅台劳累,他们将大年三十的“年夜饭”选定在酒店。在琵琶路开饭店多年的张老板告诉记者,年三十是最忙的时候,他当初在招聘服务员时就跟员工说好年底不能回家。
“像我的饭店9月份就有人来订今年的年夜饭了,到目前所有小餐厅都被人订下了,大餐厅也快满了。”张老板告诉记者,虽然自己经营的酒店规模不算大,但也要近20名服务人员,而往年每到年底,招聘来的服务员很多都要回家过年,后来他在招聘服务员时就和员工说好,年底不能回家。
为了能在年底留住员工,张老板早早就给员工准备了年货,过年还给加班员工发红包,并且向员工承诺,等忙过这阵子就分批轮休。
“加薪留人”成了张老板过年留下员工的法宝。
我要回家
人物档案:马静,某酒店服务员,陕西人
马静
“出来一年了,过年当然要回家!”一提到回家过节,这位来高邮打工快一年的陕西姑娘掩饰不住一脸的向往。
马静的老家在陕西省渭南,1年前随老乡离开家乡出来打工,应聘到琵琶路上的一家酒店做服务员,可服务员的工作并不轻松。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她决定回家学一门手艺。在过年之前,她把辞职报告递交给了酒店负责人。
“再过两天就回家过年了。”马静的脸上一脸轻松。
今年得留在高邮过年了
人物档案:王丽娟,某酒店领班,安徽人
与马静相比,在市区蝶园路东侧一家火锅店当领班的王丽娟就没那么“幸运”了,原本打算回家过年的她,在老板的恳请下,得留在高邮过年了。
王丽娟早早就准备了回家的年货,打算大年三十上午与男友一起往安徽老家赶。没想到的是,这些天他们店的订餐电话被打爆,均是订大年三十年夜饭的,楼上楼下二十多个雅间一个不剩,全预订出去了。生意这么好得有服务员留下来为客人服务。老板一再恳请她留下,并承诺给她加薪后,王丽娟取消了回家过年的念头。
不想回家
人物档案:石磊,某浴室修脚工,湖南人
“我不想回家!”在文游路某浴室当修脚工的小伙子石磊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一年都没赚到什么钱,春节期间生意好,得趁这段时间多赚些钱。”
小石告诉记者,过了年自己已经26岁了,家乡像他这么大的都有孩子了。由于自己家里穷,5年前,他就从湖南老家出来打工了,开始帮人擦皮鞋,但收入太少,不但帮助不了家里,连自己生计都成问题。为了多赚些钱回家,去年小石跟人学会了修脚手艺,现在专给浴室的顾客修脚。
“过年这段时间正是营业高峰,老板说了加双份工资,还给春节不回家的员工派发一个大红包,加上丰厚的提成,过年这段时间可以多挣些钱。”小石说,自己不想回家还有另一个原因,每次过年回家,亲戚们一见到他就问他什么时候发喜糖。他说,自已并不是不想结婚,只是想多挣些钱,才考虑结婚一事。“父母都理解我,答应在30岁前不提婚事,只是爷爷奶奶、叔叔阿姨比父母还急。”
春节哪能回家
人物档案:周老板,某裤店老板,安徽人
“春节我可不能回去,这段时间是最赚钱的。”市区商业街某裤店的周老板告诉记者,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个春节没有一起和家人过了。春节这个时候,店里的裤子比平时好卖,裤子的价钱也卖得好。
“春节不回去也不要紧,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正月里是新年’,等过了年再回去,看看父母兄妹,一起过元宵也很不错。”
回家没意思
人物档案:阿春,某美发店员工,延边人
阿春
与石磊一样,在盂城路某美发店打工的阿春,过年也不回家。
“回家没意思!”阿春说。阿春自16岁离开家,已经4年多没回家过春节了。阿春说,现在店里挺忙的,平时老板和同事对自己挺好的,他不能在这个时候说走就走。
“干我们这行的,春节留在高邮没回家的还有不少人,而且很多人家在外地,在高邮也没有亲戚。春节的这几天里,我们会搞些活动,大家聚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