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1-20 00:00:00 作者:陈其昌 来源:今日高邮
一个时代造就一代新人,一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浪潮铸就一种全新精神,自强不息,与时俱进。金开明,20多年前起步于甘垛乡九袁村,弄潮儿向涛头立,创业处世诚为本,万紫千红安排著,唱罢莲花又一春。正是改革开放推出高邮人杰汪曾祺、赵厚麟、倪云达、金开明……扬帆济沧海,风流动地吟。
赞化显神韵 挹往又扬今
2003年6月2日,金开明在赞化学校整体改制为民办学校的竞拍会上以3228万元一锤定音。刹那间,邮城议论纷纷。人们关注的中心问题是,这位闯荡商海十分精明的金开明,会不会把学校当成“摇钱树”,有事没事打它几竿子。要知道,在商人眼里,满阶的黄叶理应是满阶的钞票。靠这种人“宏观决策、目标控制”,能否将赞化学校办成苏中地区的优质品牌初中?!现今5年过去了,甓社光悬,燕舞蓝天,甘雨滋润,竞展芳妍。赞化学校办成“苏中名校”的愿景,正演绎为“绛帐风流今胜昔,一堂济济坐春风”的品牌翩跹和日耀诗笺。
如今的赞化学校已发展到60个班3500多名在校学生的规模,服务范围也从10多万人的城区扩展到全市城乡,让全市总数近80%的农家子弟也能拥有享受优质教育的选择权,极大地增强了教育的公平性和普惠性。“湖山钟人杰”、“嘉树喜成列”在赞化所形成的磁场效应,令人向往,让人称羡。
就在赞化学校的门口,即“百年老校”的老邮中的大门口,呈现过多少精彩纷呈的场面和耐人寻思的况味。招生前一天晚上家长报名排队的长龙和渴望,一批随父母在外地长大读完小学“回老家进赞化”的那种选择,一部分周边县市毗邻乡镇的优秀小学毕业生也会以跻身赞化学生的行列而自豪。大名鼎鼎的作家贾平凹在2006年8月7日走进赞化,受到热烈欢迎,他说在陕西家乡也没有受到过这样的待遇,真想成为这样学校的一名小学生。无独有偶,2008年10月6日,著名作家王安忆到汪老故居串门,又悄悄来到赞化学校门口,注视汪老的手迹题名,也关注门口墙上那“光荣榜”中一张张稚气的脸庞,体验着一种心智俱佳的才气。后来,她得知在市县会考或升学中考,赞化学生或“三分天下”,或“半壁江山”,她虽有应试教育出不了汪曾祺的感慨,却从接触不多的赞化学生的身上,看到了向善向上的希望。
金开明,一个办教育的门外汉,却以他矢志不渝的“文明传承、开明创新”的观念和浓厚的教育情思,心系教育,“财”倾学校。近三年,他依靠教育界的领导和校长、老师,将办学的原则定格为:把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点,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兼顾经济效益;把握现实教育与理想教育的平衡点,立足现实(应试教育),追求理想(素质教育);把握本校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平衡点,更多地考虑全市教育大局。于是,以“办苏中名校”为办学宗旨等一系列创新的办学方针、理念、原则、纲领在赞化学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固化于制、聚化于勤,衍化为校长和老师们对教育、对赞化的忠诚魂和精气神。
作为民办教育领头雁的金开明将办企业赚来的钱办学校,除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外,五年内投入近4000万元,用于校园改造和硬件建设,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相当于新建了一个赞化学校。当有的开发商劝他异地重建新赞化可以稳赚6000万元的时候,金开明觉得,在有“千年文化底蕴百年办学传统”的甘雨园继续办好一所品牌学校不仅值得而且应该,便对开发商说“我从来没有这样的念头”!2006年“双选”暂停后,赞化学校开始面向全国招聘新教师。这两年,每年有千余人报名应聘。目前,已有来自七省一市的40多名师范院校优秀毕业生加盟赞化,充实队伍,增添活力。加之学校队伍建设中“明星”、“新星”工程的实施,校本培训、德艺双修,一支充满活力、富有才智的方阵在教学前沿彰显着赞化,即教化、化育的魅力。在赞化,从金开明董事长到广大教职工,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给予更直接更实惠的帮扶、帮心。金开明回忆自己因“家庭问题”而辍学的苦涩,常说的是:按学校的现行制度解决不了的困难,由我来!决不能让一个学生的人生航船在这里搁浅。
有人为金开明“盘点”,至目前为止,他办学只有付出,尚没有得到经济回报,得到的只是真心实意办教育的认可和满意。金开明看来,今日赞化,学校管理精致和谐,素质教育异彩纷呈,教学相长成绩斐然,校园文化氛围浓郁。他知道他的努力,犹如他高举奥运火炬行进在扬州市区,已经烛照世间,已经显现了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因而欣然、坦然,觉得很值。
是的,诚如贾平凹为赞化题写的楼名——日月楼,一个办教育的人,能为“民校办名校”涂抹一笔如日月之辉的人,自然觉得十分惬意。
甘垛有“华尔” 繁荣加十分
甘垛镇因有“华尔”而精彩,这家闻风而动的光伏科技公司在2008年5月6日二期项目一投产,它的业绩、效益扶摇直上,很有气派。媒体惊羡:“华尔,照亮了甘垛。”可不是,其产品6英寸的单晶硅及其切片,在两个多月内就实现产值3000万元,年产值直指2.5亿元。
“华尔”跃然升空,其业灿灿,离不开它的双子星座——陈宝昌和金开明,他们投资分别占51%和49%。年轻的陈宝昌是高邮菱塘人,闯荡在河北的“黄帝城”涿鹿,是涉足单晶硅生产的成功人士。2007年5月,金开明为利用原日月化工厂厂房开发新项目,走访涿鹿,结识陈宝昌。他俩相见恨晚,如果早三年相识,说不定早就改写了甘垛工业发展的历史。
与“华尔”名字有点相近的“华尔街”刮起的金融风暴,以至形成可怖的“金融危机”以来,震荡也波及到地处里下河地区的乡间企业。关心高邮光伏企业的人们,尤其是关注金开明从事的行业的乡亲,便有了一种担忧:本来,硅材料市场行情变动幅度就是大起大落,这样金融危机一发威,金总恐怕要“血本难归”。社会上也风传,“华尔”快要偃旗息鼓了。
人们也曾十分赞赏金开明多年来兴业的情景和氛围,常常是“柳遇春风会着绿,船离滩头定扬帆”,眼下的“华尔”境况怎样呢?
数九寒冬的“华尔”在和煦的阳光下,依然是绰约多姿,生机一片。如果说,2007年10月9日一期项目石英坩埚的投产是“华尔”的开场锣鼓;那么,它的二期投产及最初两个多月的成效,则是高起点的腾跃翩跹;进入2008年7、8、9三个月的火红季节,更是科技与激情迸发,效益与投入齐飞,32台单晶炉迅速到位,安装日本产线剖方机和22台切片机的厂房已经落成,其中8台切片机已正常生产,其余14台将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到位。华尔每个月以500万元以上的利润演绎着一个新的光伏企业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的“乌金”传奇。
市场有不测风云。单晶硅疯长了的价格从十月上旬的330万元/吨,迅速跌到年末的120万元/吨。早有防备的“华尔”将库存的一吨推出后,旋即多方开拓市场,实行以销定产,大力提升质量,“危”中寻得生机。金开明介绍,在众多的光伏企业已拿不到订单的情况下,“华尔”公司的产品以其转换率高、氧碳含量低等内在质量,继续得到上海交大泰阳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和南京中电电器光伏有限公司等大户的青睐。同时,抓住当前这段平稳发展的时期,依靠北京的协作单位和本身的高级技术人才,大力加强企业各类人才培训,苦练内功,提升质量,激发生机,积累后劲,觅准商机,再创佳绩。一个本地的大专毕业生小吴在此实习,他说毕业后能在这样的工厂上班是福份。金开明在年末时盘点“华尔”,它年产值超过两亿元,完成税收在500万元以上。可能这样的业绩在别的乡镇并不鲜见,但是,在后发中奋进的甘垛,却能实实在在地为它的繁荣昌盛加十分。
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金开明的心目中,“平稳”绝不是“维持”,“华尔”已联手光伏企业的“大哥大”,为其协作加工,以物尽其值,提升效益。就在2008年末,“华尔”的门卫以其标准的敬礼迎送着来来往往的业内巨头,厂内醒目的电子屏的欢迎语和切片车间的科学管理,留给客人的印象自然是严冬的缕缕春意和旺旺生机。
银山化为锦 绿野再染春
金开明成为新闻人物始于1997年10月的《扬州日报》,那篇题为《甘垛个体私营经济为全乡经济带来活力》的通讯称:该乡九袁村村民金开明在外经商近十年,目前在邮城固定资产已达200多万元。他回村投资500多万元,新办了高邮市剥绒厂,年内可实现销售2000多万元。从此,他与棉花结下不解之缘。两年后的初春,他又牵头创办了高邮市甘垛棉花产销合作社,成为全省首家获得棉花收购、加工、经营“三权”的股份制民营企业。于是,银山着意化为锦,绿野随心再染春。此后,合作社经济组织省级示范单位、全国十佳示范合作社、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接踵而至,声名鹊起。
其实,金开明的春天故事几乎是与改革开放的履痕同步。1983年,他租了8吨、10吨的水泥船跑运输,5次闯荡长江,2次差点船翻人亡。一年后,他推销棉花良种,接着经营棉籽,他的生命色质、人生价值、经营资本在风雨中得到滋润,他得到了第一桶金。再后来,就是他在邮城开办了京杭粮油经营部(现邮政局南侧)、与邮中隔街相望的金鑫有限公司。其时,在邮城商界踌躇满志、竞领风骚的金开明万万想不到的是,近十年以后,他会以3228万元买下对门“赞化学校”的所有权,成了全市闻人。
从1999年3月创办棉花产销合作社起,合作社与当时的剥绒厂(现为宇鑫棉业有限公司)两块牌子、一套班子,尤其是掌门人金开明心贴农业,关注农民,造福一方,因此不须迎向远方去,春在千门万户中。如果说,被称为不沉的荷叶地的荷花村的碧水荡漾着合作社“民办、民营、民受益”的灵动和富有,那么,甘垛的蓝天绿地则彰显着知名企业家金开明的恋农情结和惠民胸怀。
多年来,棉花产销合作社坚持为棉农提供优质棉种,指导棉农科学植棉,通过各种渠道增加棉农收入,年终对入社社员进行二次分红,并发挥合作社优势,关注、帮扶优抚对象、弱势群体,让和畅的惠风、连同“定心丸”、“欢喜团”泽及广大农民。近年,入社社员3268户(其中跨县社员450户),植棉面积23000多亩,2007年实现销售11256万元。经历过2004年棉花市场行情重大变化而导致亏损1800万元以后,合作社与金开明一样,光风霁月,云蒸霞蔚,不仅让高邮甘垛棉花产销合作社的棉花生产、加工、经营继续保持亮色,“宇鑫”商标的棉花以其“无三丝”、高质量在市场称俏;而且,还在河北省临西县承租了一家轧花厂,生意兴隆。尽管2008年棉花收购以来,棉籽、短绒、原棉的价格下跌明显,但金开明知难不避、坚持践诺。他说,依托公积金和老客户的支持,对社员二次分红的30多万元将如期兑现,一户不丢,一分不少,一年不空。
在充满生机的甘垛大地上,金开明作为关爱家乡、反哺社会的另一大手笔,即先行投资800万元的“宇鑫蔬菜瓜果专业合作社”及其示范园已悄然问世,一期2300亩示范园的道路、水渠等基本建设和600亩的大棚已经建成,受惠的269家农户将在新的大棚和示范方里播下绿色的希望,去收获高效农业,即绿色蔬菜瓜果的丰硕与香甜。2008年12月27日,扬州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会议的与会者参观了这示范方,盛赞金开明的妙笔生花、眼光远大。金开明深知个人这种长线投资,能为农民致富铺路,自己也乐无涯。
以诚善待人 频频送小温
金开明出生在大跃进年头,求学于十年动乱时期,立业成功于改革开放年代。他的人生观形成时期,他母亲“要重情义守信誉”的叮嘱,他的不是亲戚胜似亲戚的好长辈、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永珍关于诚信处事待人的教诲,以及为他起名开明的启蒙老师宋珍莹的教导——人必须相互扶持才为人,这一切,都磨练着他磊落从业、正步人生的一种核心理念:诚信走天下,以善待世人。
他经商,办企业,搞棉花产销合作社,凡是说定下来的事,决不唯利而改动。一方田试种优质棉不太成功,他按规定赔两万多元,一分不少。他“放血”为一家化工厂还贷128.9万元,换来的是银行信贷诚信企业称号。2004年棉花产销上出现1800万元的巨大 “闪失”,但是对合作社社员的二次分配依然按既定方针办,决不食言。诚然,这些有规范性契约制约的行为必须“言达信,行必果”,而他更多的是对人从情感上、道义上、物质上给予尽可能的关爱、帮助。这决不是一次、两次的作秀,而是将善举作为一种养成,一种境界,那是一种温情在自然流淌。
1991年洪水肆虐,被称为不沉的荷叶地的甘垛乡取得抗洪全胜。正在经营棉籽、刚刚解决温饱的金开明捐献出2000条麻袋,为避水住在高地上的村里乡亲每户送去100斤煤炭,以解燃眉之急。
从他经商、办企业、特别是回乡创办棉花产销合作社以后,他始终铭记“顿觉眼前生意满,须知世上苦人多”,将关爱、温馨、扶助送给“7·13”龙卷风的灾民、敬老院的老者、乡里优抚对象、特困农民,宽慰、暖和一颗颗渴望温饱与和顺的心。金开明充分发挥合作社优势,以帮扶优抚对象为己任,共吸纳152名(户)优抚对象入社;多年如一日,金开明对伤残军人、烈属等十位重点优抚对象春节上门慰问,送去爱心,送去温暖。
至今,甘垛镇还流传金开明助学成才和助人成家的佳话。本村一位姓袁的女生,家里一贫如洗,连电灯也没有。金开明发现后,设法将她转到刚刚改制的赞化学校就读,免收一切费用,每月还提供生活费,让她在赞化有一个温暖明亮的“家”。金开明还嘱托小袁的班主任老师,要精心织补小袁一颗受伤的心,让她赶上“大趟”一道前进。小袁上高中后,金开明继续资助,直到她考上“一本”高校。
1991年,本村一个很贫穷的小青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四川姑娘,但要500元钱。他向金开明借300元,金开明答应了。这个小青年把川妹子带回来后,金开明又借钱给他弄房子。如今,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小青年有了一个像模像样的家,他说,是金老板的帮忙,改变了他一生。
2001年12月,他作为全国创业之星去北京参加了表彰会。2008年5月,他成为扬州市首届“十佳慈善之星”。十多年来,他一直关心教育、公益、慈善事业,先后捐款捐物已有200多万元。
谈到财富,金开明有一个很务实的观点。他说,有哲人讲过,财富如水。如果是一杯水,你可以自己享用;如果是一桶水,你可以储藏起来慢慢享用;当它是一条河,你要学会与他人共同分享。金开明常以此与家人共勉。向来情愿“化作春泥更护花”的金开明,无论是兴业、办学,还是帮困、助人,今年花胜去年红,料得明年花更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