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2-09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一位妻子,13年来照顾经历3次中风的丈夫,喂药、洗脚、擦洗身子、推拿按摩……无怨无悔。她用无私的爱唤起丈夫对生活的信心,用中国女性特有的贤惠营造出一个幸福家庭,她就是珠湖新村一带,居民公认的好妻子唐凤英。
“再长的路,我会陪你一起走下去。”
7日下午,记者走进位于珠湖新村四巷的唐凤英家中,只见室内没有装修,家具也略显陈旧,但收拾得清清爽爽,男主人王世龙正坐在进门的藤椅上喝茶。今年已70岁的王世龙面色红润,丝毫看不出是个有着13年中风病史的病人。知道记者的来意后,正在他家做客的老邻居李忠华感慨地说:“老王生病十多年,精神状态还能这样,这完全是唐凤英悉心照料的结果。”
“生病13年来,家里家外都靠凤英一人,她真是太不容易了!”老王笑着告诉记者:“我左边整个身子都不灵,左膀子和左手都没用,连喝水都是她给我倒好。” “也没什么,他生病了,我不照顾谁照顾。”正忙着打扫卫生的唐凤英见到记者,忙从里屋走了出来,66岁的她看上去一副清爽、能干的模样。
唐凤英清楚地记得,那是1996年腊月廿七,正在家里准备年货过年的她突然接到电话:“快来呀,你家老王突然倒下去了……”唐凤英吓得浑身发抖,三步并两步跑到邻居家门口,在大家的帮助下将丈夫送到了人民医院,看到昏迷不醒的丈夫躺在担架上,唐凤英急得直流眼泪。由于当时市人民医院设备有限,在医生的建议下,王世龙被连夜转到了苏北人民医院,随后便住了下来。
为了不连累既忙工作又忙孩子的儿女,唐凤英一人扛下了照顾丈夫的责任和义务,擦澡更衣、端屎接尿……在她的悉心照料下,20多天后,王世龙终于康复出院。同时,医生告诉唐凤英,王世龙患的脑梗塞(俗称:中风),是一种高复发性慢性脑血管意外疾病,这种病无法治愈。医生的话让唐凤英明白,丈夫今后随时会有发病的危险。
“他是我的丈夫,我是她的妻子,我有责任照顾他……”从1996年到2009年,13年间,坚强的唐凤英独自承担着照顾丈夫和维持家庭生活的重担,从清早忙到深夜,从年头忙到年尾。
“帽子戴好了。”
每天凌晨,唐凤英都会条件反射地睁开眼睛,这是王世龙夜里喝水的时间。“每天什么时间吃什么药,都是她送到我手上。”王世龙满怀愧疚地告诉记者,“我半边身子不好使唤了,但心里什么都知道,为了我,13年来,她没有睡过一个好觉。”
每天清晨不到6点,唐凤英便起床,第一件事是给丈夫打水洗脸,把老伴安顿好后,又匆匆地赶出去买菜。“他已经发过两次病,现在更不能离人。”1997年和1998年两年的夏季,王世龙因对服用药物产生反应,仅停了一天药便引发病情,造成左膀子和左手再也不能动弹。
“两次发病我都没在家,都怪我买菜时间长了点。”唐凤英有点自责道,“幸亏两次儿子都在家,及时找到医生上门治疗,不然后果不堪设想。”“怎么怪你呢!”王世龙心疼地说:“那两次你最辛苦了。”老王解释道,自已两次病情复发都是在夏天,他在床上躺了1个多月,为防止他久病卧床生褥疮,唐凤英几乎24小时守在他身边,每天不定时帮他翻身、伸腿、揉搓、按摩。在记者访时,唐凤英也一刻没有闲着,习惯性地一会给老王擦擦手,一会问:“老王,你要不要喝杯水?”
“这么多年,她不仅从未有一丝怨言,还时常开导我以乐观和宽容的态度去面对。”王世龙幸福地告诉记者,因为长期吃药,有段时间他感到吃什么都没味。为了帮老王调节胃口,唐凤英想尽办法,变着法子给老王做一些既不油腻又有营养的饭菜。知道老王喜欢京剧,就请来京剧票友到家里陪老王唱京剧。“为了我,这么多年,凤英没有单独出去玩过一次,人也瘦多了。”
“老王他自己也不想得这病,但是既然得了病,我们就要勇敢面对。”采访快结束时,唐凤英认真地告诉记者,“只要老王在,这个家还是个完整的家。”自从丈夫生病那一天起,她便下定决心要让他快乐地活着。“不论怎么苦和累,我也要振作精神,不犯愁不悲观,只要有个好身体,我就能伺候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