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杨小帆 回乡种树的大学生

2009-03-06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日前,记者得知三垛镇苗木种植大户杨小帆是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最近在安大公路北段承包了100多亩地建苗圃基地,而且要搞很先进的喷灌设施高效农业。

一个烟雨蒙蒙的下午,记者来到三垛镇柳南村。

三分地挣了2万多元

穿着高筒雨靴,走过一条刚刚筑好的混凝土路,踩着泥泞的田间道路,记者来到了杨小帆的“领地”:一垄红叶石楠扦插苗(像旱育秧盘的四方容器被分割成若干个小格,每个小方格里都种着一株小枝)、一垄是红叶石楠容器苗(一只只整齐排列的小塑料盆种稍大点的苗)、一垄是刚耕翻过的土地、另外有几垄地栽的是红叶石楠和蓝冰柏、小丑火棘……规模不是很大。杨小帆解释说,除了柳南这片生产基地,他还有司徒生产基地、安大路生产基地。

2006年,杨小帆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园林绿化专业毕业后,曾在徐州等城市的园艺公司工作过。他热爱自己的专业,并一直渴望在绿化天地里干出点名堂。

“我不能一辈子给人打工。”刚开始工作期间,杨小帆就比同龄人多一份思考,并在老家试种了三分地的苗木。种什么?他看准当时红叶石楠行情较好,与学校老师联系,引进国外最新最优品种。同时,主动与毕业后在绿化岗位上工作的同学广泛联系,寻找销路。就这样,成本价10元/株的红叶石楠,两三年培育后,售价达200多元每株。仅这三分地,杨小帆就赚了2万多元。

杨小帆在苗圃基地

三分地的成功给杨小帆壮了胆,他慢慢地扩大规模,从5亩、30亩到、近200亩,成立金禾园艺花木场,从苗木培育、销售到绿化工程设计、承建一条龙服务。

市场是复杂多变的,近段时期以来,红叶石楠从物稀为贵变成铺天盖地,现在价格仅几块钱一株。不过杨小帆判断说,红叶石楠的绿化效果不错,市场需求依然很大,他现在变革种植方法,从母本上剪枝扦插,培育容器苗,可达到5万株/亩。“哪怕红叶石楠每株仅赚0.1元,亩效益也可达到5000元;每株赚0.2元,亩效益就能达到1万元。”

创业路上既有成功的喜悦,也充满失败的苦涩。杨小帆曾引进地中海荚迷等新品种,由于不适应本地土壤墒情,以失败告终,一下子损失2、3万元。去年他为了省钱使用白色遮阳网,结果近百万棵幼苗因光照不足而枯萎,损失数万元。

不过,杨小帆一直保持胜不骄、败不馁的良好心态。他说:“市场总是有起有落,关键是我们要调整心态,同时坚定信念,认准目标,坚持不懈地做下去!”

大学生创业要能吃苦耐劳

农字本就意味着吃苦,田里“刨”金从来都是无数的汗水浇灌的。熟悉的乡邻们都怜惜地说,“通庄人家就数小帆最能吃苦”。

记者采访杨小帆的那天,他的日程是这样安排的:早上7:00出门,租一辆卡车把从浙江订购至江都花木市场的1000株日本红枫运回;中午在路边小面摊上吃点面条解决午饭问题;下午2点钟苗木运到家后,又冒雨赶到三垛交通所,为承建的绿化工程苗木施点复合肥。他说,如果不下雨,当天还要把苗木全部移栽到大田。

记者还注意到,从杨小帆在柳南的苗圃到村边公路,先是一段土路,然而是一段刚筑的混凝土路。不知以前,小杨和家人运苗木、运肥要多付出多少辛劳!

小杨的父亲是小学老师、母亲是位普通农民,这样的家庭在事业上无法给小杨多大帮助。因此,选购苗木、日常管理、装车运苗、洽谈绿化,绝大多数事都落在小杨一个人身上。

有时候为了及时送货,他连夜挖苗装车运输;有时候挖墒,烂泥地一陷能陷一二十公分;活儿精细,有时候他弓着腰连续浇水、除草数日。不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起早带晚、日复一日地忙碌,对杨小帆来说是家常便饭。不仅仅是身体的劳苦,还要承担营销的风险、技术的风险。

“创业不容易。”采访中,杨小帆几次发出这样的感慨。然而小杨坚定地说,“我喜欢农村,大学生回农村发展空间广阔。”他举例说,以前村里人抽烟最多是10多元一包的“红南京”,现在40多元一包的“苏烟”照常有人拿。他们村里承包水面养鱼养虾的,年收入数十万的有好几个,去年底村集体经济分红每家就拿到上千元。

“农村挣钱的路数不比城里差,大学生比普通农民更有优势,我学的是园艺专业,对育苗、绿化设计等都有一些理论基础和经验积累,我身后有学院老师的技术指导,有一批在园林绿化一线的同学资源帮助解决市场销路问题。只要我们大学生吃苦耐劳、脚踏实地,就会离成功越来越近!”

建设苏中最大的容器苗生产基地

“接受你采访,我心里很矛盾。因为我的经验、管理还有待提高,我还没做出多大成绩。”杨小帆很诚恳地告诉记者。

“我在学校就入了党,去年还被村里评为优秀党员,我的目标是做苏中地区最大的容器苗生产基地,带领乡亲共同走花木致富之路。”谈到理想,杨小帆激动起来。他分析说,国家重视生态建设,扩大绿地必不可少,全面小康建设有增加绿化率的硬性指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绿化需求越来越大、品位档次越来越高,未来十年是中国景观苗木农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杨小帆目前着力发展的容器苗具有绿化效果好、活棵快、移栽容易等优点,是新兴的绿化园艺技术和产品,而且地表覆膜、容器栽培能有效阻止杂草生长、节约人工成本。他还打算引进喷灌设施,一按按钮,少量水就能把苗木全部浇灌到位,是一项很好节水工艺。

杨小帆也表示,他目前最大的困难是资金缺口。 这几年他的花木场投入近20万元,几乎是倾囊而尽。目前在安大路三垛段沿线承包了70亩地,他希望将来有实力扩大到1000亩,让三垛的高效农业特色充分体现出来、让安大路高邮段成为一道令人难忘的风景。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