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6 00:00:00 作者:曹明 高云 来源:今日高邮
—— 记扬州市第十届精神文明新人新事“十佳”获得者王腾二三事
王腾,高邮工商局西城分局的一名普通基层干部。虽年过半百,但这位身材魁梧的硬汉子却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三十多年来,无论当年在部队,还是转业到工商部门,他一路播撒精神文明的种子,他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事迹,感人至深。3月13日,在扬州市第十届精神文明新人新事颁奖大会上,王腾又名列“十佳”榜首。
在部队他就是个“活雷锋”
王腾同志是一名军转干部,当年在部队,他就是一个古道热肠、乐于助人的人,获得过“精神文明标兵”的荣誉。二十七年前的一个寒冷的早上,王腾和他的两位战友出早操归来,路过一个茶场,突然发现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倒在田沟里不省人事,生命危在旦夕,其父亲急得团团转,不知如何是好。王腾见状后,说时迟,那时快,一个箭步跑上去,背起这个年轻人就直往部队卫生队赶,与战友们展开了一场时间与生命赛跑的接力赛。
平坦的路背起一个成年人,已经很吃力了,何况在丘陵山区小路上背起一个病人,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没多长时间,一路“负重急行军”的王腾脸上全是汗水,为了救人要紧,他顾不上擦一把,硬是咬紧牙,背着浑身发软的病人,大口大口喘着气一路小跑,等把病人急忙送到卫生队时,他全身上下都已经湿透了。经过卫生队的全力抢救,这位突发心脏病的农民终于脱了险,看到儿子从死神手中夺回了生命,他父亲激动得不知说什么是好,连声说如不是遇上解放军“活雷锋”救助及时,他儿子早就没命了。事后第三天,部队驻在地新闻媒体以“子弟兵助人为乐、救病人转危为安”为题,报道了王腾等官兵救助当地患病农民的感人事迹,一度在当地传为佳话。
“马大哈”失主遇上“傻工商”
去年4月29日,一名盐城的游客来高邮游玩,一不小心把储蓄存折给丢了,而且居然将密码留在了存折上,这一情形要想失而复得,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出乎意料的是,这个带有密码的存折被高邮工商局西城分局工商干部王腾捡到后,几经辗转又回到了失主的手上。
那天清晨,王腾与他的老伴在蝶园广场锻炼身体时,在一条小道上,看到一只小本本躺在地上,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存折,内存4万元,盖的印章是盐城市射阳信用社海通营业所。王腾在查看存折时无意中发现,存折的背面写着6个阿拉伯数字。
“会不会就是存折的密码呢?”王腾细细地揣摸着。于是,他怀着试试看的想法,来到附近的储蓄所进行了密码核验,果不其然,6位数字正是这本存折的密码。
“4万元可不是个小数字啊,遗失存折的人肯定很着急!”王腾想也没想,赶紧来到了高邮信用合作联社,最终通过射阳信用社联系上了失主。4万元人民币完璧归赵,让这位“马大哈”失主喜出望外,一再表示要重金酬谢,而王腾同志却始终谢绝了。事后有人说他有点傻,王腾却不以为然,他说,如果把4万元占为己有,自己的良心会谴责一辈子,更何况自己还是一名工商干部呢。
“团座”服务百姓甘做“老黄牛”
1998年,王腾从部队技术正团职转业到工商部门后,在基层岗区一线一干就是十年。他把对党的忠诚和甘当服务百姓的“老黄牛”,视为自己的崇高使命,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
王腾把部队的优良传统带到了地方,他从不以过去的“团座”和现在的“管理者”自居,而是与岗区的服务对象打成一片,十分注重人性化和人情味,哪家经营户有个头痛脑热,哪家子生灾害病,他不仅了如指掌,而且还时不时嘘寒问暖。每当他到岗区巡查,无论是本地还是外来经营户,见到他就像家里人,都亲切称呼他“王团”,足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城区开画店的刘某一提起王腾,连说“王团”是个大好人,虽然与他非亲非故,自从刘某的妻子生病成了植物人直到去世,王腾就没少跑他那里,及时给予兄长般的关怀,经常帮助他料理经营上和生活上的困难,每到逢年过节还带着营养品和慰问金上门,让刘某很受感动。
王腾对弱势群体的关心远远不止一两件事。前几年,岗区内有许多下岗职工,王腾心里很着急,一有机会他就不厌其烦地向他们宣传党和政府鼓励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动员他们走创业之路。当一些下岗职工不知道如何办理个体执照时,王腾总是不厌其烦地上门服务,乐于为他们“跑龙套”,直到把营业执照送到下岗职工的手上,还带着锤子和钉子帮他们挂在店堂里。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是王腾经常说的一句话。在帮助业户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王腾一有时间就与他们谈心聊天,希望经营户做一个文明使者,善待每一个消费者,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几年下来,在他的人性化管理下,所负责的岗区几乎没有一户无照经营,也没有一户因不讲诚信而受到消费者的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