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31 00:00:00 作者:姚静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春暖花开季节,红果绿叶的草莓遍布水果市场。记者了解到,邮城上市的草莓中既有来自本土的,也有来自外地的,其中,一位来自浙江建德的草莓种植户种的草莓在我市的大型超市和一些上规模的水果摊上都能见得到。近日,记者走进了他的草莓大棚。
“绿色草莓”放心尝
在武安镇沿河村中心组,年过半百的浙江农民胡风泉从2004年起就在这里租了6.5亩地,搭建了7个草莓大棚。待记者说明来意后,老胡领着记者走进了其中的一个大棚,大棚很长,每个棚里都高高隆起六七条埂,埂两侧的绿藤上挂满了草霉。老胡弯腰随手摘下一颗大草莓请记者尝尝,见记者有些迟疑,老胡笑呵呵地说:“放心吧,我种的草莓从来不施农药,湿润的大棚里连灰尘都没有的。”在老胡的指引下,记者仔细一瞧才知道,每条埂上都用塑料布遮得严严实实,草莓果实并没有接触到泥土,而是穿过塑料布平铺在上面。老胡轻轻拨开一株挂满草莓的藤,掀起塑料布,一条长长的千疮百孔的黑色橡胶管露了出来。老胡解释说,可别小瞧了这长管,它可是贯穿在每个大棚内的每条埂内,为草莓浇水、施肥就是通过黑色橡胶管进入的,这一过程,恰好完全避免了水及肥料与草莓果实的直接接触,真正做到了绿色、纯生态、无污染。
老胡在摘草莓。
高温站在密封的大棚里,不一会儿,记者便汗流浃背。老胡告诉记者,只有早晨时候打开大棚两侧的篷布透透气,平时则关闭着保持大棚温度,高温下更能促进草莓的成熟。除此之外,大棚还充当了草莓抵御蛇、老鼠等动物的保护伞。
此外,大棚内的一只装满蜜蜂的木箱吸引了记者的眼光。“这些蜜蜂可以采草莓花的花蜜,促进草莓的果实快速成熟。”老胡说。
好品种收益快
当记者问及他们夫妇俩为什么选择在高邮搞草莓种植,种出来的草莓怎么会这么甜时?老胡笑了,他告诉记者,二十多年来,他们夫妇俩一直带着他们的优良品种走南闯北,听在泰州扎根的老乡提起高邮市场还没有开辟,老胡夫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辗转高邮市场。“高邮领导非常关心我们,给我们协调生产,为我们找地,我们很感动,也希望能把好经验和好品种带给高邮的农民。草莓好不好吃,关键在于品种好不好,种植的方法妥不妥。我们的品种都是改革开放初期从日本引进过来的,如今,建德的农民家家户户都有专门的草莓种植基地,这种草莓在全国各地都很受欢迎,不少外来农民甚至专程去建德取经。”老胡说,这种草莓果实鲜红漂亮有光泽,个头中等,口感极好,刚上市的时候每斤能卖到25元左右。
草莓大棚。
“半年卖草莓,半年育新苗”。大棚外面,记者看到一排整整齐齐的草莓新苗正在茁壮成长。“这些苗都是精心挑选的,抗寒、抗病菌,清明前开始培育,8月底移栽,10月盖大棚,元旦过后就能上市,直到5月中旬下市后,再进行新一轮育苗、栽种。”老胡说,平时除了做好大棚的浇水、施肥外,就是留心草莓的生长状态,调节好大棚的温度。“目前高邮只有我拥有这个品种,产品销售没有问题,一年下来净赚五、六万元不在话下。”
与老胡闲聊的时候,他的老伴也没闲着,因为要不断招呼直接上门来买草莓的人。“我们自己来摘草莓图的就是新鲜、放心,同时也挺有乐趣的。”来买草莓的小张这样说道。
除了零售外,老胡每天都要提供近百斤的草莓供应给市区的大型超市及水果摊铺,只要一个电话老胡立马登上自己的电动车,挨家挨户送草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