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读图时代,让秦邮风光名闻遐迩

2009-04-16 00:00:00    作者:姚静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不需要华丽的自我介绍,一张小小的图片就能迷倒众生,这,就是读图时代的魅力所在。正基于此,怀着对我市秦邮风光的深深迷恋,11日,福建福州市老年大学摄影协会一行17人和无锡老年摄影家协会一行20人,纷纷慕名来邮采风,短短两天时间,浩浩荡荡的摄影组分别在东湖湿地公园、高邮湖、湖西一带拍摄到了心驰神往的白鹭群、野鸭放飞、高邮湖风光、渔家撒网、油菜花等景致。摄影组对于高邮浓厚的文化底蕴、优美的自然生态风光及淳朴的乡情赞不绝口,直呼“高邮真是太迷人了!”大家只恨时间太短,不尽兴,相约下次再来。

11日凌晨5时,记者来到福州采风组集中地候车。采风组的童文生是土生土长的高邮人,退休前在福州市搞空中测绘,退休后开始了业余摄影生涯,由于与我市摄影家协会顾问张元奇是中学同学,两人便经常进行经验交流,时间久了,张元奇的高邮风光图片成了福州影迷追捧的对象。无独有偶,无锡采风组也是受了张元奇图片的影响,为一睹真正的高邮美景,特地赶在烟花三月来邮采风,张元奇受市摄影家协会的委托热情接待了来自远方的客人。

11日5时38分,三辆满载摄影组成员的车到达东湖湿地公园,赶在第一缕晨光出现之前,大家纷纷占据最佳位置,不少人还支起三脚架。不久,朝霞映红了半个天空,火红的太阳渐渐露出地平线,慢慢升起之际,一群白鹭一字排开掠过头顶,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去……“简直太美了,白鹭的抓拍是事先没想到的!”69岁的郑老惊叫道。

随着日出拍摄完毕,大队人马又登上东湖林中观鸟台登高拍摄百鸟林、油菜花、东湖风景等。此次来邮采风的摄影家都已过古稀之年,最大的有80高龄。一路上,大家有说有笑,看到好的场景便你招呼我,我招呼你。东湖湿地公园内成片高大挺拔的林木,别致的小木屋及独特驯养的野鸭放飞,原汁原味的自然生态,让摄影组流连忘返。福州籍刘璇女士告诉记者,此次她是特意为自己油画取材的,东湖自然景观得天独厚,几乎一步一景,令人心驰神往。

不知不觉中临近中午,大家简单休息了一下,下午及随后的一天中,摄影组饶有兴致地走访了高邮湖,拍摄了漫水公路的渔家撒网及鸭戏水,所到之处,大家热情高涨,欢呼雀跃,连记者也被这热情的氛围所深深感染。一行人当中,无锡组的领队邓昌琪是夫妻档,他和老伴都已近八十高龄,在邓老眼中,高邮的独特在于它的古朴文化与浓厚的乡土气息。采访中,记者还遇到了原无锡市26中的校长朱永昌,他表示,高邮风景好、环境好,鱼米之乡特色鲜明,连水也有其独特的风韵,置身其中仿佛远离城市喧嚣。

“是张元奇老师的图片吸引了我们。”这是随摄影组采风过程中听到最多的话,大家都觉得张元奇的图片恰如其分地渲染了高邮风光,更觉得高邮两日不虚此行。记者了解到,由于人员过多,无锡还将有第二批、第三批摄影组陆续来邮采风观光。

图片虽小,但却能提供最直观的视觉效果;图片虽小,却能让更多的外地人看到我们高邮的美丽;图片虽小,却是高邮向外推介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相信未来,张张图片更能为展示高邮魅力,对外架起座座友谊桥梁起到功不可没的作用。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