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4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在邮城,提及光头大山烧烤,很多人都知道。烤鱼、烤蔬菜、烤黑鱼、烤狗肉等都是他店里的一绝。烧烤店的主人因长年剃着光头,顾客都亲切地叫他光头,烧烤店也因此得名。
光头原名顾为宏,小名大山,今年36岁。由于娶了一东北姑娘,跟随妻子在东北闯荡了几年,学了一门烧烤手艺。2004年,他从东北回来后,就想靠着这门手艺在高邮谋生。可是在高邮一调查,发现烧烤并不怎么流行。一些烧烤摊点仅限于烤羊肉串,而且这些烧烤摊点都是路边摊点,顾客站在路边,在烟雾弥漫和尘土飞扬中吃着,不雅也不卫生。看到这样的情形,光头当时就想,如果我能租间门面,让顾客惬意地坐着吃烧烤该有多好?
尽管有这样的想法,光头并未立即付诸实施。一是考虑到资金不够,二是考虑到高邮老百姓的接受程度,所以决定先找点别的事做做。
做什么呢?既然回来了,和老婆总要生活呀,怎么办?他俩一合计,不如先下面吧,这个肯定亏不了。做了没多长时间,光头始终觉得辛苦学来的手艺不用实在是浪费,还是想做烧烤。光头决定先试试,租来的门面,早上下面,到了晚上就做烧烤。哪知这么一试,却试出了甜头。前来品尝烧烤的顾客,对他的手艺赞不绝口。鲜活的鲫鱼烤得十分美味,蔬菜经他的手也能烤制成美味的佳肴,妙不可言。前来品尝的人越来越多,从最初一天收入200元至300元到一天1000元左右,光头的烧烤被更多的人认可,慕名前来的人越来越多。一夜之间,光头烧烤名声大振。
有了这样的开端,光头不下面了,专心做他的烧烤。光头坦言,烧烤也是一种美食,他要让前来品尝烧烤的顾客觉得吃他的烧烤是一种享受,而不是来填饱肚子。光头用每年3500元的价格租下了玉带河边的一间小门面专门做烧烤。哪知这一做就一发不可收拾。2008年9月18日,光头又迈出了一大步,光头烧烤店在繁华的蝶园路上正式开业,这让很多同行为他捏了把汗:蝶园路的房租几乎是玉带河边的10倍,在这开烧烤店能不能收得回房租?然而,同行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光头烧烤的生意越来越好,规模也越做越大。2008年5月18日,光头烧烤薇风大道店开业;今年4月18日,光头烧烤金桥路店开业,同时三垛镇店也在积极筹备中,预计5月1日开业。不到三年的时间,光头烧烤从一个简陋的店面即将扩张成四家大店。
日前,记者慕名来到位于蝶园路上的光头大山烧烤店,门上张贴着招工启事,上面写道:诚招女性服务员,品貌端正,待遇全市最高。走进店里,几张桌子井然摆设其中,墙上张贴着各种烤制品的价格,几个保鲜柜里放满了各类新鲜的原料。来到操作间,光头正在指导徒弟烤鱼。光头指着烧烤炉告诉记者,现在全是红外线烧烤炉,几乎可以做到无烟烧烤,既保护了环境,也让食物更加健康。光头自豪地告诉记者,他家的许多东西都是限量供应,比如说鲫鱼,一天就供应40条,多一条都不烤。光头烧烤每天都要营业到凌晨两点多钟,现在店里就妻子和几个亲戚帮忙,生意忙起来人手不够,所以正在招服务员。
在采访光头的过程中,他的妻子史冬忆一直忙着穿羊肉串。她告诉记者,看着丈夫的生意日渐红火,打心眼里高兴。尽管每天很忙,很累,但觉得有奔头,特踏实,惟一对不起的就是她年仅26个月的女儿。从女儿一个月大的时候,夫妻俩就把女儿带到店里做生意。那时真的很苦很累,夫妻俩白天要忙着照看店里的生意,晚上孩子又闹,几乎没有一个好觉睡。现在生意越做越大,女儿跟随奶奶住在三垛,很少有时间能去看她。今年过年回家的时候,女儿看到史冬忆哭得很伤心,这让她觉得很心酸。史冬忆告诉记者,等到夏天,一定要把女儿接回来,让她陪伴在自己身边。
华灯初上,客人们陆续走进光头烧烤店内,点自己喜欢的烧烤,边吃边聊,好不惬意。史冬忆麻利地穿梭在顾客当中,点菜、上菜、结账,忙得不亦乐乎。光头坐镇操作间内,烤着各种菜肴,烧烤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小店处处弥漫着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