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高天有邮路 鸿雁成大书

2009-04-27 00:00:00    作者: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我是带着崇敬的心情到高邮来的。”4月24日,梁平一行刚下汽车,就对早已等候在文游台门前的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姜文定说,“很早就想来看看这座出了众多文化名人的城市。”

梁平(右一)等在文游台参观

趁着来扬州参加诗歌作品研讨会,梁平终于有机会抽空来高邮看看,陪同他一起来的还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子川,著名诗歌评论家叶橹和扬州作协的专职副主席杜海。

梁平(右一)等在文游台参观

“文游台是高邮的文化名片。走进文游台,好像听到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爽朗的笑声。900年前,他从黄州来到高邮,曾在这里与‘苏门四学士’的秦少游相会,当地文学家孙觉、王巩作陪,被后人称作‘四贤雅集’。大运河的波涛,盂城驿的马蹄,都为此激动不已。这是华夏诗坛流传久远的佳话。”走进文游台,听着导游的介绍,梁平仰视着秦观的塑像,并低声吟诵着《鹊桥仙》中的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梁平题词——高天有邮路   鸿雁成大书

“古有苏门四学士会聚在此,今天你们也是四学士在这里相会。”姜文定边走边向梁平一行介绍,秦王“筑高台、置邮亭”,便有了高邮,现在已千岁有余…… 行走在绿草如茵、曲径通幽、凸现人文景观与自然和谐之美的文游台内,梁平认真地听、仔细地看,还不时拿起相机把眼前的美景留作纪念。

不知不觉,梁平一行来到了设在文游台东南仰止园的汪曾祺文学馆。听完有关门口启功书写的匾额:“汪曾祺文学馆”来历的介绍后,梁平走进大厅端详着汪曾祺半身铜像及林斤澜撰书的对联“我行我素小葱拌豆腐 若即若离下笔如有神”感叹地说:“不错不错,汪先生的为人为文就是这样清新。”

“高邮是一部朝气蓬勃、充满魅力、古色古香、浪花镶边的诗集,来高邮走一趟我感到很满足。”参观了盂城驿及文游台后,梁平欣然题词:“高天有邮路   鸿雁成大书”。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