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有时间我们一定还来”

2009-05-07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著名诗人舒婷夫妇、林莽等高邮行

日前,应市委宣传部的邀请,著名诗人舒婷夫妇和当代著名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林莽一行走进水乡高邮。

“不到高邮走走非常遗憾!”

“高邮的魅力让我们无法抗拒,来扬州不到高邮走一趟,一定会感到遗憾。”舒婷夫妇、林莽一行先后参观了盂城驿、文游台及代表江淮地区东部史前文化的龙虬庄遗址。

“太神奇了!”“我很喜欢这里的风味,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着淡黄色薄外衣,撑着遮阳伞的舒婷满脸笑意,与一起参观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边走边聊。

“这里像一座静谧古老的祠堂。”第一次行走在翠绿葱茏、宁静古朴的龙虬庄内的舒婷兴奋地像个孩子。“这里虽无崇山峻岭,却让人宁静致远。”林莽对这里也是赞不绝口。

“龙虬庄总面积43000平方米,经考古发掘,清理出新石器时代的房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2座,出土了石器、玉器、陶器、骨角器等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尤其是4000余粒炭化稻的发现,将我国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提早到5500年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姜文定自豪地向客人们介绍,龙虬庄遗址的发掘证实:在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之间,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体系完整的原始文化。

灯光下,一对形态憨厚可掬、动作形象逼真的猪形陶罐,引吸了大家的目光。舒婷的先生、著名诗歌评论家陈仲义,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指轻轻抚摸玻璃说:“4000年前的高邮人制作水平和审美情趣就这样高,从一个侧面表明高邮的文化底蕴确实丰厚,非常值得一看!”

高邮湖真美

“我的家乡在高邮,风吹湖水浪悠悠。岸上栽的是垂杨柳,树下卧的是黑水牛。我的家乡在高邮,春是春来秋是秋……”这首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为家乡电视专题片创作的主题歌《我的家乡在高邮》,是让诗人们对高邮充满向往的原因之一。在市委宣传部精心的组织安排下,舒婷一行又兴趣盎然地来到古镇界首游览,优美的高邮湖风光、万亩芦苇荡与浓郁的古镇人文风情给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人们坐着游艇来到了位于界首地界的高邮湖上,与风景旖旎的高邮湖水“零距离”接触。当马达声轰隆隆启动那刻,游艇上顿时一片欢呼声。“美丽的高邮湖,今天我终于投入你的怀抱了,用你的宽阔胸怀接纳我们的到来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一级作家子川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着湖水大声吟颂起来。

游艇驶过,湖浪翻涌,波光粼粼,与湖中的万亩芦苇荡交错显现,诗人们不住发出感慨,“没有想到高邮湖这么漂亮!”

拾阶而上,舒婷一行登上了湖中的一处候鸟观测台,看着远处湖面上摇摆的轻舟,渔夫撒网打鱼,一群悠闲的鸭子在水中畅游……“那些水里的植物是野生的吗?”“那些鸭子有主人吗?”“那些芦苇有作用吗?”诗人们宛如好奇的小孩一样不断地询问着。“进入这里就如走进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真是人在画中游啊!”林莽陶醉地说。

“大家一起合个影吧。”有人提议。“好呀,不合影留念太可惜了……”大家几乎异口同声说道。

“界首有梦,梦想成真!”

欣赏了高邮湖的美景,舒婷一行兴致勃勃地漫步在湖边小道上,沿途看着渔民迎湖而建的简易农舍,看着几位额头布满皱纹的妇女赶着一群群的鹅、鸭,看着抬着鱼筐的渔民们在人群中穿梭,看着他们纯朴的笑容印在脸上……诗人们不断惊叹高邮湖边竟然有如此闲适的生活意境。

“宁静的湖边生机盎然。”诗人舒婷情不自禁地轻声叹道:“住在这里,真让人垂涎。” “好一处世外桃园!”诗人们纷纷赞叹。林莽深有感触地说:“以前我对高邮的认识只停留在文游台、盂城驿,想不到高邮湖、芦苇荡这么秀美!这里的湖水很灵秀,真的是水美人更美。”

这时不知是谁家的一只小狗跑了出来,正好来到舒婷的脚下,非常友好地嗅了嗅。“你好!”舒婷忙弯下腰对着小狗拍照,小动作没有躲过其他诗人敏锐的眼睛,他们纷纷拿出相机“咔嚓咔嚓”地拍摄起来,“干脆在这里建座房子好了。”不知谁说了句。“好呀!”舒婷甜甜地笑道。

“欢迎,欢迎,到我们这里建一处舒婷写作室。”姜文定马上打趣说:“这里最能激发你们的灵感了……”“对,对,对!”大家笑着异口同声地说。

随后,舒婷一行又来到界首镇古街参观,听说该镇正打算修复这里的古建筑。舒婷说,一座没有文化的城市是一座没有灵魂的城市。文化属于世世代代的人。 最后,舒婷留下了她给界首的感言——“界首有梦,梦想成真!”

有时间我们一定还来

当晚,诗人们一边品尝着高邮特有的美食,一边与张秋红等畅谈。舒婷幽默风趣的语言,不断调动着大家的情绪,席间欢声笑语不断。“高邮美食名不虚传,难怪汪老笔下‘做’出那么多的好菜。”

就高邮旅游产业发展,诗人们也各抒己见,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舒婷说:“环境太重要了,一定要保护好高邮独特的自然环境。”著名诗歌评论家叶橹说:“高邮湖的旅游资源值得好好开发,同时要宣传推荐好,美景深藏人未识,这是很遗憾的。”林莽说:“我常年跑外面,走过不少地方,高邮浓厚的文化底蕴很难得,很值得珍惜。”

舒婷等人还纷纷题字留念,并表示:“有时间一定还来……”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