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小高邮

2009-05-08 00:00:00    作者:吕荣正    来源:今日高邮

——知青生活纪事

以“临中”一九七O届毕业生为主的56个知青,除了有5人有幸被分在团部基建连外,其他人都被分在全团最偏僻、条件最差的六营下辖的五个连队。我们一同分在31连的有40个知青(其中女生有11个)。这为我们后来在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经历中创造了一个人多势众、抱成一团、互帮互助自成一体的优势基础。

刚到农场的第2天,有两个女同学因心中期盼的军垦农场的条件与现实状况存在天壤之别,一下子从理想主义的梦幻中跌进现实生活,接受不了这个现实,一个以连续绝食7天滴水不进的苦肉计抗争人生的转折;一个出现严重的精神失常,不断地傻笑人生的未来。干部们怕出大事只得逐级上报,经兵团司令部批准后才稍稍将二人作特殊情况退回高邮。实际上是组织上将责任推给了知青家长。直到后来精神失常的那位女同学也一直疯疯颠颠、凄凄惨惨地过了二十多年 “祥林嫂”式的生活,前几年听她兄长说已离开人世……

我们剩下的38个知青只得无奈地按“毛主席挥手我前进,上山下山革命”的要求,苦苦坚守在兵团(农场)一干10年。刚去时由于人小体弱(有的还不足15岁),加之高邮县城小、经济薄、条件差,被老知青及干部戏称为 “小高邮”。我们常常因干活做事不如人而受人气、被人欺。起初我们大家心也没那么齐,力也不从心,所以不敢硬顶硬碰,当逐渐认识到“人心齐、泰山移”的道理后,常会不约而同聚在一起出谋划策想办法报复一下外地知青,以发泄一下心中愤怒。

记得我们高邮知青有一帮被分在同一个班,全班除了班长外都是我们同学,因此被称为 “小高邮”班。班长是一个思想极左、官瘾极强、爱拍马屁的苏州知青(后来他回城后,由于工种不理想,失落感过大,而精神失常,多次战友聚会都未曾谋面)。平时他对我们要求特严,分任务也很顶真,下班回宿舍后他却孤独一人,与我们谈不到一起。所以下班后他大部分时间都到他同学多的宿舍去聊天或打扑克,每到很晚才回宿舍。我们经常睡着后被他霸道的叮叮当当声吵醒,大家心里不悦但又不敢当面顶撞。有一次有人提出:想个办法给点苦让他吃吃,让他也晓得点“小高邮”的利害。一天晚上,他又如同往常闯进宿舍,刚一推门,咣当一下,随着一只破搪瓷杯从天而降,一杯子的马粪毛栗倒在他头上,随着他一声“娘个石X!厦林(人)官(干)嘎”的骂声后,不知什么原因,他也不再吱声,我们都蒙在被窝里偷笑。第2天大家兴奋地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其他宿舍的同学,以示庆贺。有一段时间班长进门后总是小心翼翼推门而入,生怕门头上再有“地雷”,白天的霸道也有所收敛。过了好一段时间后,他渐渐放松了警惕,狐狸尾巴也开始翘头了,我们又开始计划第2次行动……当他毫无防备地进门时,又被门头上一杯洗脚水泼了满头,并顺着内衣领流入后背……通过两次给他的教训,他明知是我们全班高邮人在作弄他,确又不敢多声张,因为不会有人为他作证,他怕连长、指导员说他无能,怕影响今后的进步,反而一改常态,对我们特别的友善。

经过他的感化和我们自身的努力,“小高邮”班后来成为全连的骨干班。在 “小高邮”班的引领下,38个“小高邮”知道了团结才有力量、拼搏才有地位的道理,大部分都成了连队后来各个战线上的排头兵:前五名的插秧快手有3名是“小高邮”,耕作班的抄地和刮地高手是“小高邮”,水稻班的管水员、电灌站的电工、手扶拖拉机手、插秧机手、农技员、保管员都是我们“小高邮”,挖土方、抬重担无人敢与我们叫板,“小高邮”长大了、长粗了,同时更长熟了……全连对我们“小高邮”从另眼看待,到后来转变成刮目相看的过程,是我们拼搏奋斗的过程。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