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玩钱”的人

2009-05-22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年过半百的张连安,是个“玩钱”的人。

张连安以前曾任市物资局金属材料公司财务科科长,整天与钱打交道,下岗后玩起钱币收藏。其实,张连安玩钱币收藏几乎无人知晓,只是上个月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在我市搞了个“小青别宝”的活动,他玩钱币收藏一事才“浮出水面”。

张连安玩钱币收藏是下岗之后的事,而他在孩提时代便开始接触古钱币了。因为张连安的父亲在土产公司北门外废品收购站工作,张连安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小耳濡目染由银、铜、镍制作的金属质材的清朝“十文铜板”、民国“袁大头”和孙中山头像的钱币。

这次小青来邮别宝,张连安拿出一枚王莽年代的花布钱(由于形状像裤子又称“裤钱”)请专家鉴定。专家把玩之后说,一般的花钱反面多为光板,鲜见有纹饰的。这枚花钱不仅有纹饰,而且纹饰十分精细。听了专家的夸赞,张连安高兴不已。

张连安还有枚重8克的金币(流通年代574年)。这枚金币亦俗称“花钱”,正面“孔方兄”上方和下方分别是“蛇”、“乌龟”图形,这在古钱币中也是十分稀有的。另外,据说这类花钱的重量一般为4克,重8克的极为少见。

张连安说,他玩钱币收藏,以收集银、铜等质材的钱币为主,而在这其中,又以收集有人物头像的为重点。

记者在张连安的藏品中见到了铸造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孙中山头像的铜币。这枚铜币直径3.3厘米,是孙中山正面头像。另外,还有徐世昌、唐继尧(由云南省造)等民国初年人物头像的铜质钱币。

张连安还有18世纪、19世纪德国、美国、墨西哥等国家的银质、铜质钱币。不过,引起记者兴趣的,是其收藏的数十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银币(二角)。这些银币如五分硬币般大,正面上圆顶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间:贰角,下弧线上:公历一九三三年。反面正中图案是地球。地球图案中是“锤子和镰刀”。地球两旁为麦穗。

据有关史料记载,当年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于1932至1933年由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铸造了银币,其中二角的辅币曾广泛流通于中央苏区一带。另外,张连安还有数枚由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铸造的银币。

在新中国成立前,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权铸造的银币或发行的纸币,应该说是十分珍贵的。尤其是银币,且是中央苏区的就更显得珍贵了。因为这些银币一是发行少,二是流通时间极短,再加上当年人们留藏它,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这些银币是张连安早几年收藏的,他很想请专家鉴赏中央苏区的这些具有革命文物价值的钱币。

张连安爱好上收藏钱币后,学习古代文化知识的热情高涨,购买了许多相关书籍,还订阅了《中国钱币》等杂志。他说,通过阅读,再对照收藏的钱币,还真的丰富了精神生活,提高了自己的文化水平。

张连安指着一枚“太平天国”的钱币介绍说,洪秀全他们打下南京,开始铸钱,钱币上“太平天国”的“国”字从“王”不从“玉”,意为要做国家之王。从中可以让今天的人们认识到,农民阶级推翻一代封建王朝后的“王权”意识依然厚重,埋下了农民阶级革命成功后不可避免地发生悲剧的伏笔。

张连安很想将藏品与泉友们共赏。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