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81岁老人回乡寻“亲”记

2009-06-02 00:00:00    作者:张晓晖    来源:今日高邮

5月19日,这天雨淅淅沥沥下了一天。对于一般人来说,这天是个平常的日子,但对于原上海铁路局工会主席孙鹏年来说,却是个极不寻常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孙鹏年回到了魂牵梦绕几十年的家乡——高邮,他不仅完成了朋友的重托,帮朋友寻找到了失去联系三十多年的家人,而且完成了自己的夙愿,到外婆老家三垛走一走,寻找到了自己的亲人。

孙鹏年离开家乡已近70载了。退休后他只回过几次高邮。为了帮助因事一直脱不开身、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尽快找到家人,81岁高龄的孙鹏年老人义无反顾地走上了帮朋友寻亲之路。

帮朋友续上30多年的亲情

当天上午10时许,市人民影剧院职工杨光和陆会龙看到两位老人站在单位门口好长时间,并不时张望。他们觉得蹊跷,就主动上前询问。当中的一位老人告诉他们,他正在帮助朋友寻找已经阔别三十多年的亲人,当初的地址变了,怎么也找不到,因此非常着急。

这位老人叫孙鹏年,他的朋友叫何金奎,早年家住高邮北门外,有4个妹妹。1935年,何金奎为了生活投奔到上海的远房亲戚家,在那里学习、工作。经过努力,考上了军事学院,被分配到哈尔滨军工企业工作。由于在保密单位工作,何金奎一直通过邮政信箱跟家中父母联系,老家房子又几经变迁,父母去世后,他就与家里彻底失去了联系。

“30多年了,老何一直在打听家人的下落,信不知寄了多少封,可惜一直没有消息。”孙鹏年告诉他们:“我跟老何是患难之交,现在有时间、有精力,我要帮助他完成心愿啊!”

“别急,别急,坐下来慢慢说。”热心的杨光和陆会龙连忙安慰老孙,“老何家还有什么人,住在什么地方?”

“他父亲原来开过旅馆,但不在了。我记得他有个小妹夫曾在文化部门工作过,电影院应该也是文化单位,所以请你们帮助问问?”怕他们不相信自己,老孙还从随身带的包里拿出了自己的工作证、退休证、党员证……

十分凑巧的是,何金奎的小妹夫黄先生,杨光和陆会龙都知道,只是没有联系方式。很快,他们找到另一个跟黄先生熟悉的人,终于联系上了何金奎的小妹妹。

“30多年了,没想到终于联系上了哥哥。”何金奎的小妹非常激动。

自己的亲人也顺利找到

“很顺利,完成了老何的重托,帮他寻找到了家人。”老孙说,其实自己70年来也有个夙愿,就是到外婆老家三垛走一走,看一看,寻找自己的亲人。

“外婆老家在三垛前河,从小我就是在外婆家长大的。”当天,思乡心切的老孙又马不停蹄地带着老伴乘车来到三垛,但是70年的时间,三垛变化太大了,当初阡陌纵横的田舍早已被一座座的现代建筑替代。面对眼前的沧桑巨变,本已对寻访不抱任何希望的老孙,却在三垛派出所民警的相助下,成功找到了阔别70年的亲人。

“前河这个名称已经不存在了,但是你说的这个地方我知道。”三垛派出所的民警按照孙鹏年的描述,通过户籍系统进行了详细查找,并缩小了寻找范围。直到下午4时许,民警终于找到了老孙的表弟。 随后,老孙和表弟在民警的安排下见了面……

“这次回高邮,前后只用了6个多小时,我帮朋友找到了家人,自己也找到了亲人,终于可以放心了。没有家乡好心人的帮助是不会这么顺利的。但是,有许多的好心人我都不知道姓名。”临行前,孙鹏年来到市新闻信息中心,恳请家乡的媒体为他感谢这些好心人。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