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6-07 00:00:00 作者:金伟 钱志农 杨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近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政治部向高邮发来一份立功受奖通知书,我市现役军人徐龙奎在部队军事训练中,因功绩卓著,被沈阳军区批准,荣立一等功。这也是10多年来高邮籍现役军人获得的最高荣誉。
徐龙奎,1971年2月出生,1989年入伍,研究生学历,上校军衔,先后在团、旅、师、集团军四级作训部门任参谋、副科长、副处长、处长,2008年4月任沈阳军区某旅参谋长。自入伍以来,他先后参与筹划完成了26项重大军事任务,多次被各级评为“爱兵模范”、“行业通”、“能参善谋标兵”、“学术研究先进个人”,2007年被解放军四总部评为“全军优秀参谋”,2008年12月,被四总部评为“爱军精武标兵”,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
朴实的农家子弟
近日,记者在市双拥办有关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徐龙奎的老家、汉留镇富南村张庄组进行采访。刚走到徐龙奎家门口,正巧遇到徐龙奎的母亲王宏英从田里回来,得知记者的来意后,王宏英告诉记者,前几天,镇里有领导打电话告诉她徐龙奎在部队里荣立了一等功,她非常高兴,也感到很自豪。儿子因为工作忙已经5、6年没有回家了,最近一次见到儿子还是2007年她与老伴去沈阳过春节的时候。虽然儿子很久没有回来,但他每个月都会打两三通电话回来,问问家里的情况以及生活等方面的琐事。说着,她起身进房间拿出一本厚厚的影集,影集中,大多数都是徐龙奎在沈阳与家人的一些生活照。照片中的徐龙奎剃着平头,中等身高,身体结实,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忠厚、精干。
徐龙奎(前排左二)与家人合影
在与王红英聊天时,记者了解到,今年39岁的徐龙奎在家中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还有一个小妹妹。虽然在兄弟三人中岁数最小,但他自小就非常懂事,知道家里不宽裕,在吃、穿等方面从来没有任何要求,学习也特别认真,成绩特别好。在她的记忆中,徐龙奎小时候基本上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穿的都是两个哥哥穿过的旧衣服。
徐龙奎也是一位非常孝顺的孩子。徐龙奎的父亲徐兴楼说,徐龙奎在高邮中学读高二的时候,有一天,由于气温突然下降,他就从家中拿了棉衣乘车到高邮给儿子送去,可衣服送完后,发现最后一班回家的汽车已经开走了,没有办法,他就打算带晚步行回家,儿子知道后坚决不同意,后来向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一直把他送到家门口。那时候的路还没有现在这般平坦、好走,很多都是土路,坑坑洼洼的,骑车到家花了2个多小时。把他送到家后,为了不耽误上课,儿子晚饭都没吃又骑着车匆匆忙忙往学校赶去。
徐龙奎从小立志从戎,报效祖国。1989年参加高考后,他填报的志愿都是军校。1989年8月份,徐龙奎以优异的成绩被解放军炮兵学院录取。
现在在汉留镇经营着一间药店的吴秋华,是徐龙奎的同学,也是小时候的玩伴。提起徐龙奎,他感激不已。吴秋华说,因为他家与徐龙奎家离得不远,父母离异、从小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的他小时候经常与徐龙奎在一起玩耍,感情非常好,即使后来他到合肥去上大学,他们也没有断了联系,经常互相写信。有一次,他在信中无意间提到了自己因为家里困难,不得不放弃上学的事,不久,徐龙奎便给他回了信,并寄来50元,那时候50元可是他3个月的生活费。“即使现在我的生活条件好了,也很难忘记那时候他给我寄来50元钱以及给我精神上的帮助。虽然现在他远在沈阳,我们也有很多年没有见面了,但我们一直保持着电话联系,在我看来,他永远都是我的亲兄弟,对他,我一直有着一份感激。”吴秋华说。
王宏英告诉记者,现在四个子女之间,条件最好的就数徐龙奎一家,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女儿学历都不高,现在都在工厂里上班,生活条件马马虎虎。虽然徐龙奎难得回来一次,但他们兄妹四人之间相处得都非常好,每年他都会定期寄钱回来,兄妹间有什么困难、难题也都会告诉他,他知道后都会帮助解决。
爱军精武标兵
记者多次打电话终于与徐龙奎联系上。他告诉记者,荣誉只属于过去,他将以此为新的起点,为祖国、为人民再立新功。随后,记者又通过手机短信联系上了徐龙奎的一位部属——沈阳军区某政治部干事闫新宝。在对闫新宝的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了一些徐龙奎在部队取得的优异成绩。
闫新宝告诉记者,徐龙奎是两年前从上级领导岗位下派到他们部队担任领导职务的,两年多来,徐龙奎给他们的感觉是理论功底扎实、军事素质过硬、领导能力较强,善于创新思维、善于谋划全局、善于带领部属完成一次又一次急难险重任务。
闫新宝说,虽然受徐龙奎领导才两年多,但对他之前取得的成绩非常了解。2004年,徐龙奎在沈阳军区某集团军作训处任职期间,独立协助集团军首长组织陆军战役军团演习,并拟制演习方案,协调指挥参演兵力行动,计算核实相关数据,最终演习取得圆满成功,时任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的梁光烈上将对演习给予了高度评价。2006年,徐龙奎任作训处长期间,负责指导集团军所属部队封闭式训练,他亲自上台授课,组织战术作业示范、模拟对抗考核,提高了整体训练水平,指导某旅在军区比武中夺得第一名。2007年,他指导部队实兵演习,组织了伪装防护、综合演练等7个专项现场会和5次旅营连三级沙盘推演、3次成建制模拟对抗演习,部队演习取得四优一良、总评优秀的好成绩。
2008年4月,徐龙奎任某旅参谋长后,受领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带队参加军区、集团军的知识竞赛。面对近万道题、上百万字的复习资料,他亲自筹划,科学组训,总结归纳了跳跃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组织技术人员研发了电脑知识竞赛系统,帮助参赛队员培养学习兴趣、掌握记忆技巧、熟悉竞赛程序,大大提高了训练成绩,最终在集团军竞赛中夺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个人第一、三、四、五名,在军区竞赛中夺得团体第二名。同年10月,他又指导部分侦察骨干参加军区侦察对抗比武,白天他带领官兵进行特战科目训练,晚上为大家讲授军事理论和比武技巧。经过严格训练,他所率侦察小组在几次模拟对抗中都名列前茅,成为集训队中公认的“精英突击队”,在军区组织的比武对抗中,他们取得三战三捷的好成绩、为集团军侦察对抗比武全面获胜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现场观摩考核的军区首长高度评价。
闫新宝告诉记者,2007年初,总部赋予其所在集团军编制某型装备的电视教材任务,徐龙奎负责牵头组织,他先后5次到地方大学、军工厂聘请专家教授,亲自撰写脚本,挑选示范人员,设置战场情况,摸索规范了一整套训练程序,并将这一成果在集团军进行了推广,填补了集团军在这一装备训练指导上的空白。
闫新宝说,徐龙奎能够荣立“一等功”,在部队里也并不多见,能够获得这一荣誉,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的成绩、他的能力、他的经历都值得我们好好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