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三里村:双孢菇种出双效益

2009-06-26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一走进菱塘回族乡三里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草垛般的双孢菇棚,棚连棚,棚挨棚,好不壮观。记者在棚内看到一个个白色的像鸡蛋壳一样的双孢菇长满了床面,这是三里村菇农首次大面积利用秸秆、菜籽饼为原料,采用新技术在高温季节生产出的双孢菇。村支书胡春俊兴奋地说:“目前3万平方米的高温菇长势喜人,再过几天即可上市。”

自去年三里村菇农试种高温双孢菇以来,今年是大面积种植。菇农谭宏成指着自家的几座菇棚告诉记者,往年常温菇下市后,人和棚均进入歇息状态,一直要等到进入9月才开始为培育蘑菇做各种准备:稻麦秸杆原料上架、插入菌种覆土……一旦温度低于28度,便浇水育菇。而今年不需要等了,高温菇的种植不但使双孢菇的种植没有温度的限制,还在无形中了增加了收入,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常温菇刚下市,高温菇又快上市,三里村的村民忙得真是不亦乐乎。过去和其他村村民一样,三里村村民习惯于传统的一稻一麦种植模式,增收的空间越来越小。为加快农民致富步伐,三里村决定寻找一条适合村情的发展路子。2001年村委会主要负责人自费北上山东市场调研,最终选准了发展食用菌培植双孢蘑菇这个产业。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双孢菇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种植双孢菇走上致富路。截至目前,三里村双孢菇培植面积达到了10万平方米,种植双孢菇大户达40户,亩效益在6000元以上。

双孢菇在致富当地农民的同时,更保护了当地的环境。据了解,早在2008年,菱塘回族乡就实现了秸杆零焚烧,这其中不少秸秆被三里村种植的双孢菇给“吃”掉了。正在田头堆积麦秸秆的村民胡恒海说:“在我们这里,大家都把秸秆收起来卖给村里种植双孢菇的,10元/担。”村支部书记胡春俊告诉记者,全村小麦播种面积近2000亩,每到麦收季节,秸秆禁烧就成为令人头痛的难事。而菌类植物生长需要腐草作温床,需要大量麦秸秆。村民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亩小麦约产麦秸秆300公斤,以每50公斤麦秸秆卖10元计算,因为是本村麦秸秆本村处理,基本不需要运输费用,农户每亩麦秸秆可以净赚60元以上,这要比“麦收季节一把火”划算得多。另外,经双孢菇(包括其他食用菌)大棚发酵后的麦秸秆渣液,又是良好的有机肥料,至少可以节肥30%。胡恒海说:“算好了这两笔账,谁还愿意焚烧秸秆啊!”

增收致富又保护了环境,三里村的双孢菇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2005年年底,菱塘回族乡食用菌产销专业合作社牵头创办了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力争到“十一五”期末建成一个1000亩以上的食用菌产业园区,建一个食用菌产品交易市场,兴办一个食用菌加工企业,创一个市级以上绿色产品品牌,实现食用菌综合产值超亿元。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