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老报今谈

2009-07-14 00:00:00    作者:任仁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记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8周年纪念日之际,见到一份1961年7月1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的《新华日报》。这份距今将近半个世纪的报纸,会给今天的读者什么样的信息呢?

在这份四开四版的江苏地方党报上,一版、二版登载的全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的消息和社论。三版的四分之三版面登载的是《红旗》杂志的社论,题目是《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各民主党派与工商联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的献词及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代理主任委员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的“致敬电”。三版下方四分之一版面登载的是电影、文艺团体的演出广告等。

四版仅一小块刊登了关于我省的“十天天气早知道”,其余为“苏共中央和其他国家兄弟党函电祝贺中共成立四十周年”等与我国有关的国际新闻。

也就是说,1961年7月1日这份《新华日报》没有一条有关江苏本省的新闻。记者猜想,同日的《人民日报》和其他省份的报纸以及行业类的报纸内容大致雷同。

这份报纸头版头条新闻4行标题,庄重而醒目。可贵的是,这么重大的新闻事件,新闻导语包括标点符号在内仅仅用了47个字。

头版头条的大致内容是:首都各界1万多人于1961年6月30日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集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毛泽东亲临大会,刘少奇作重要讲话。这份报纸全文刊登了刘少奇的讲话。

记者注意到,“讲话”用黑体字标注“鼓掌”处有40个,标注“热烈鼓掌”处有3个,标注“长时间热烈鼓掌”处有5个,“风雨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处有2个,标注“长时间经久不息的鼓掌”处有1个。

而在这些“掌声”中,“暴风雨般经久不息的掌声”多是送给“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的。现摘录两段:

在我们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站在我们最前头的,最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就是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暴风雨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我们完全相信,在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在三面红旗的指引下,全党全民一定能够团结一致,克服暂时困难,继续胜利前进。(暴风雨般长时间的掌声)

由此可见,毛泽东在我党、我军和全国各族人民心中已牢固地树立起了崇高的个人威望。虽然如此,却未出现“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庆祝大会的4个“万岁口号”是:中国共产党万岁、马克思列宁主义万岁、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从刘少奇的“讲话”中我们获悉:“我们党现在有一千七百多万党员,其中百分之八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入党的,百分之七十是一九五三年以后入党的。”(当时全国人口六亿五千万)。现在,中共党员有7000多万。

1961年,我国正处在“三年自然灾害中”,刘少奇“讲话”对此“一笔带过”:农业方面,进行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为今后农业生产的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

在48年前的《新华日报》上,只有一幅庆祝大会的新闻传真照片有作者署名:新华社记者杜修贤、孟庆彪摄,其余的新闻报道,未署一个人名,通称“新华社北京XX日电”。

这份报纸简繁字混用(如:珍、议等),颇令记者不解,因为国家有关部门早有规定:1956年1月1日,全国报刊实行横排,使用简化字。为何已隔数年,《新华日报》还在简繁混用?

这份报纸,还给我们高邮人带来一份惊喜,报纸三版下方的电影、文艺团体演出的广告栏中,有则广告:高邮县越剧团演于富盈春  今明日场《胭脂》  今明后晚场《仁义缘》  晚七时45开演。

日前,记者与我市原越剧团的主要演员之一的乐志高通了电话。他说,高邮县越剧团成立于1955年,主要演员有周丽敏、余汉香、韩小巧等名角。1961年7月1日在南京演出期间,乐志高正巧在越剧团实习,他是1962年2月5日正式安排到剧团的。

历史上有些事,是今天的人们不熟知或不理解或者感到可笑的。1955年国家有关部门发出通知,要求以“通知”之日在某地演出的剧团(文艺团体),即在某地登记注册。其时,杭州市越剧团一行40人正在高邮演出,于是“杭州市越剧团”便更名为“高邮县越剧团”。

那时越剧团演出的剧目多为“才子佳人”和“帝王将相”的古装戏,到了1966年“文革”期,这些“封、资、修”的剧目都不能为工农兵服务了。据说,高邮地方政府又无资金给越剧团人员发工资。因此,越剧团一班人也就由此各奔东西,自谋生路。个人的命运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关的,国家繁荣富强,则人民幸福安康。

老报今读之感悟。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