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生物质发电前景广阔

2009-07-17 00:00:00    作者:韩粉琴    来源:今日高邮

今年夏季,市委市政府禁烧秸秆力度大、效果好,但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也极大。

有识之士指出,利用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是解决秸秆出路的治本之举,朝阳公司开发的生物质发电设备推广应用是大势所趋。据测算,我市每亩农田夏秋两季产生秸秆约1吨,以0.08元/斤计算,可收入160元/亩,全市80多万亩稻麦田原来是一把火烧光,如果全部用于秸秆发电,农民可增收上亿元,同时每个乡镇设立1至2个收购点,可增加一批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此外,我市年可收集利用秸秆30万吨,送到生物质发电厂燃烧发电,不仅不再产生烟尘污染,而且可节约标准煤15万吨。

推广应用生物质发电设备,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巨大,但朝阳人在实际工作中也遇到一个行业共性问题:收购点经济效益微薄,亟待地方政府政策补贴。

据陈还喜介绍,今年夏季,朝阳公司在农村设了两个收购点。收购秸秆的成本是:草料130元/吨,破碎打包约70元/吨,运输费90元/吨,总成本约290元/吨。压块成型的草料运到宝应秸秆发电厂的收购价是310元/吨,即一个收购点的毛利润不过20元/吨。而设一个收购点还有若干固定投资,其中设备投入有:压块机27万元,破碎机35万元,打包机13万元,此外还有场地征用、架设电力线路等费用。设立秸秆收购点,可以说是投入大,收益小。

更令人尴尬的是,秸秆体积大、收集难。一亩麦田产生秸秆800斤,按收购价0.08元/斤计算,也即60多元,正处在大忙中的农民几乎没人愿意为60块钱而汗流浃背地将小山一般的秸秆送到收购点。收购点出工出力派人去收,一则得不偿失,二则有的农户不愿意无偿让草。

陈还喜吁请政府及有关部门一是重视收购点的建设,随着生物质发电厂建设增多,秸秆将成为热门资源,如果我市现在不重视收购点的建设,将来就可能失去这块市场;二是扶持收购点建设,从场地建设、用电等方面给予一定政策优惠,减轻收购点投资压力。三是倡导“农民送草到收购点,或由收购点免费运走秸秆”的新风尚,禁止田间焚烧,浪费资源。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