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04 00:00:00 作者:晓晖/文 张引/摄 来源:今日高邮
——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红歌音乐周侧记
“走,晚上七点半,相约看表演!”在这个流火的七月,飞扬的歌声飘扬在邮城大街小巷,跳动的音符流淌着邮城人民如火的热情。由市文联主办的“迎接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2009新河新天地夏季红歌音乐周”取得了圆满成功。
数百个精彩节目,数千名演员登台,数万名群众积极参与激情放歌,十多万人次观看演出,红歌周的规模之大,人数之多,时间之长,群众的热情之高,效果之好,让人们又一次感受文化的魅力,体验昂扬的激情。
节目丰富多彩
“下面,我宣布红歌音乐周正式开幕!”7月26日晚7时30分,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秋红的声音刚落,身着五颜六色服装的表演者们从四面八方涌向舞台中央,黄色的、红色的、白色的……霎时间,舞台中央成了绚丽的海洋。气势恢弘的大型表演小提琴齐奏《新春乐》拉开了红歌周的序幕。
红歌周期间,和之韵合唱团的团员们表演了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独唱、独奏、舞蹈……来自全国各地艺术院校的学子们向家乡父老展示了他们各自的绝活;小朋友们伴着轻快的节奏翩翩起舞。在表演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些五六十岁的老太太,她们身着鲜艳的衣服,带着甜蜜的笑容,和着青春的节奏,眼睛里透出幸福的光辉。“奶奶!她是我奶奶!”观众中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指着队伍里的一位老太太直叫,“我奶奶每天都在公园里练习跳舞,她跳得最好了。”小孩的声音里充满了骄傲。
“一只鸭子一张嘴,两只鸭子两张嘴……”曾经把《数鸭蛋》唱到中南海、高邮民歌手王兰英带着首次出场的媳妇邹玉玲,唱起了《数鸭蛋》,将红歌周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红歌周期间,戏曲家协会组织了戏剧晚会。京剧小合唱《江姐》选段“红梅赞”,京剧清唱《杜鹃山》选段“家住安源”等唱段,旋律优美、抒情委婉。
“我的家乡在高邮”
“高邮的文化活动是越办越好了,活动也越来越丰富了,每天晚会我都提前来。”85岁的阎士俊老大爷带着一个微型摄影机,穿梭于人群中。“我是老年大学京剧班的,本来有我表演的,但人太多了站不下。”阎大爷话语中透露出无奈,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一曲独唱《红旗飘飘》不够,再来萨克斯独奏《回家》,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学生张董游成了家乡人眼中的“大明星”。就在“大明星”在台上表演时,站在台下的张妈妈是笑得合不拢嘴,她告诉记者,得知家乡要办红歌周晚会,张董游特地从北京赶回来,参加这场音乐盛会。
“站在这个舞台,面对家乡的父老,我的心情很激动!”中国音乐学院学生郭晓面对记者采访百感交集:“是这片土地养育了我。” 现从师著名二胡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员宋飞的郭晓,经常参加国家顶级的音乐会演出,并且和老师一起推出过几张CD。“每次演出时,我都会向别人介绍我的家乡在高邮。”虽然人在北京,可郭晓心系高邮,她经常向身边的人推介自己的家乡。
参与就是最大的幸福
“从来没有在现场看到过如此绚丽的舞台,没有欣赏过这么多精彩的表演,没有感受过这样热烈的气氛。”8月1日晚10时许,家住新世纪花园小区的赵小燕和家人从晚会现场出来时,忍不住感叹。和赵小燕一样,红歌周宏大的场面、精彩的演出,都给市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虽然每天晚会晚7时30分才开始,但每晚7时左右现场就站满了观众。”市音乐舞蹈家协会秘书长陈鲁高告诉记者,“红歌周晚会之所以取得成功,离不开众多幕后工作者的努力,虽然他们未能在舞台上表演,但红歌周的多彩,与他们的付出分不开。”
“参与就是最大的幸福!整整一周的活动,每一场都是如此厚重而精彩。”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姜文定感叹道,“搭建红歌周这个平台,受到了全市人民的欢迎。唱红歌能让广大市民更好地传承优良的革命传统。红歌红遍高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