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6 00:00:00 作者:凤松 维华 晓莉 来源:今日高邮
8月20日是一个非常平常的日子,当日上午9时许,汤庄沙堰集镇上一位拾破烂的老人在该镇招贤路280号东南角一小河内捡破烂时,突然发现了一具用棉花胎包裹的女尸,他随即向当地派出所报了案。市公安局接到报警后,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高长明等立即率侦技人员赶赴现场,通过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很快锁定犯罪嫌疑人赵某,经过审讯,赵某交代了8月19日晚入室盗窃时被主人张某发现后,用自带刀具将张某杀死,并用棉花胎裹尸、抛尸于河沟的犯罪经过。
赵某,汤庄沙堰集镇居民,1993年10月出生,本月底即将踏入高中校门;被害人张某也是汤庄沙堰集镇居民,其儿子王某与赵某是同班同学,平日以好朋友、好兄弟相称。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未满16周岁的花季少年残忍地向自己好友的母亲痛下杀手,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男孩在面对无辜受害者时,心却那般冷酷无情。
经过
25日上午,记者在看守所见到了赵某。隔着铁栅栏,记者看见赵某戴着手铐,身穿囚服,高高瘦瘦,面部没有任何表情,如果不是在看守所里看见他,很难让人将他与杀人犯联想在一起。
赵某向记者叙述了作案经过。开学即将上高一的他非常想要一部手机,在跟父母多次要求且遭到拒绝后,就想到了盗窃。经过几次思考后,他将好朋友王某家作为自己的盗窃对象,因为两家都住在沙堰集镇上,相隔不远,而且自己与王某是好朋友,以前经常去他家玩,对他家的情况非常熟悉,同时他也了解到王某已经开学住在学校,其父亲在外务工,平时只有在集镇上一家工厂上班的母亲张某在家。
19日傍晚,赵某从家中拿着一把水果刀来到张某家,用刀撬开门后,就在屋内翻找起来,几经翻找后没有找到钱。正准备离开时,他看见女主人张某下班回来,没法离开的他只好到二楼躲了起来。张某回到家中后,发现了家中被翻动过的异象以及地面上的脚印,同时也发现了躲藏起来的赵某。由于对他比较熟悉,张某招呼赵某一起吃晚饭。在吃晚饭时,张某表示不仅要把这件事情告诉赵的父母,还要打110报警。听到张某说要打110报警,赵某立即拿起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张某的腹部连续刺了几刀,确定张某已经死亡后,用棉花胎包裹尸体,并将尸体拖至屋后杂草丛生的小河内。处理完尸体后,赵某返回张某的家中,用袋子把血衣装好,同时又对作案现场进行了打扫,一切都做完后,赵某拿着张某的手机和90多元钱,骑着张某的电动车,带着用袋子装好的血衣离开了案发现场。
离开案发现场后,赵某用张某的手机拔打了家住离集镇略远的一位同学家电话。在去同学家的途中,他扔掉了血衣。第二天(20日上午),赵某直至中午才回到家中,当听到张某的尸体已经被发现,而且公安机关也来到镇上开展调查的消息后,心里害怕的赵某又拿着张某的手机与一位同学发起短信息,在发短信过程中,赵某向同学说起了自己做了一件错事,有可能要坐牢。同学急忙打电话过来询问,正是同学的这通电话让刚刚下班的母亲听到了手机的铃音,看见儿子手中的手机,母亲刘某连忙询问儿子手机的事情,在母亲的再三追问下,赵某说出了自己偷窃且杀人的经过。听完儿子的叙说后,刘某与丈夫在当晚一起将儿子送到派出所自首,而此时,公安机关经过大量的调查后,也确定了赵某为犯罪嫌疑人。
对话
在赵某叙述自己的杀人经过时,记者发现他仍是一脸的平静,即使在说到自己拿着水果刀连续捅了受害人数刀致其死亡,以及自己抛尸,伪造现场时,仍没有任何过多的表情。在整个叙述过程中,那张稚气未脱的脸留给 记者最深的印象就是茫然。下面是记者与他的一组对话。
记:“知道自己为什么被抓吗?”
赵:“知道,我杀人了。”
记:“为什么要杀人?不害怕吗?”
赵:“我怕她真的打110报警,我不想坐牢,就想杀了她,当时没觉得怎么怕。”
记:“你认为她说打110报警,是吓唬你呢,还是真的要去报警呢?”
赵:“当时没有多想,一听到她说要报警,我就想到要杀了她。”
记:“准备偷东西前,为什么要从家里拿把水果刀戴在身上呢?准备干什么用的。”
赵:“防止被别人发现,如果被发现后,就用来杀人。”
记:“偷东西只为了买部手机吗?为什么要手机,有什么用呢?”
赵:“是的。看见身边的人都有了手机,自己也想有部手机。有了手机可以和同学、朋友发发短信、聊聊天。”
记:“当时想过自己杀人的后果吗?你的那些想法和做法都是从哪来的?”
赵:“想过,但没有想太多。在电视上看到过。”
记:“你后悔吗?听说死者是你好朋友王某的母亲,将来如果有一天出去后如何去面对自己的好朋友呢?”
赵:“后悔。如果有一天出去后,不敢去见他,因为自己对不起他。”
记:“你现在最想干什么?”
赵:“想上学,录取通知书上,8月30日就开学了。”
思考
与赵某不到1个小时的谈话结束后,记者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市看守所。这个本来还有几天就要踏入高中校门的高中生,此时此刻却被关在了看守所,失去了人生的自由,而等待他的将是法律的严厉制裁。
市公安局刑警大队丁小明是“8.20”杀人案的主办民警之一。他认为,这起案件反映出了未成年人犯罪的新动向。因为现在未成年人看得多,经历得少,加上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小,不成熟,遇事往往用简单的思想去考虑,而用学到的复杂手段去处理。而且,许多未成年人拜影视为师,从中学会作案手段,并动辄以暴力解决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重视。
据丁小明了解,在老师、邻居的眼中,赵某平时只是有点调皮,没人会把他与杀人犯联想在一起。在对赵某的采访中,他也告诉记者,在学校里,由于自己学习不算太好,老师、同学都很关心他、帮助他,自己也有很多好朋友。
一位多年研究未成年犯罪问题的专家认为,当今从学校到家庭教育的核心是“考上大学,考上好大学”。对于许多“望子成龙”的家长来说甚至是希望孩子“当大官、挣大钱”,这样才算是“成才”,其实这是把孩子当成一种满足自己愿望的“工具”。家长和学校在文化学习上要求严之又严,但对孩子在“成人”方面的“心灵教育”上却放松,甚至放任。如果学校和家长能够及时掌握孩子们接受了哪方面的信息,及时与孩子沟通,纠正其心理上出现的偏差,就有可能避免惨剧的发生。这件案例再次警示我们,教育不能只重“分数”,而忽视甚至偏废了“德”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