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03 00:00:00 作者:郭玉梅 文/摄 来源:今日高邮
——记“十佳创新之星”、市经贸局副局长刘国和
不落俗套、不守陈规是刘国和一贯的工作作风。现任市经贸局副局长的刘国和在工业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了20多年,一直孜孜不倦紧扣发展脉搏,创新理念、方式和内容服务工业经济。用他的话说,创新才更具挑战,唯有创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企业,才能更好地促进工业经济加快发展。
创新并非易事,需要新知识做支撑,需要深入企业调查研究,了解企业的需求。制造机械专业出身的刘国和一直奋战在工业经济第一线,多年的工作阅历使他积累了很多服务工业经济的经验。从最初的下企业担当技术员等微观方面的服务到现在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政策等宏观方面的服务,刘国和在不断适应着新形势的变化,也不断创新着服务理念、方式和内容。他积极参与工业发展规划、沿市域环线产业发展规划、城乡统筹区工业发展规划等编制工作,推动工业经济规划目标体系建设进程;他认真研究工业经济工作综合考核,形成了一套有针对性的目标考核工作体系和具体办法;他研究扩大报表的功能,从单纯的统计数字报表扩大到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特色集群、重要增长点监测,最大限度地发挥统计监测功能;他探索建立了工业经济工作季度督查机制,并完善和固定督查内容,形成工作规范;他在为企业梳理、协调解决矛盾和困难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集中会办、现场督办的服务工作机制。
问及为何不流于形式、墨守陈规,刘国和坚定地表示想为企业做点事情,想做好事情。为此,他经常深入基层企业开展调研,为工业经济发展谋思路、为企业发展出对策。他主持完成的《高邮工业跨越式发展的目标选择和基本路径》课题,获省经贸委科技成果三等奖。他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市相关工业行业的影响,完成了《高邮工业产业结构现状及下一步调整发展思路》等多篇有针对性和指导性的文章,有效发挥了职能作用。他先后参与市委、市政府《关于鼓励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性意见》、《关于鼓励加快城区工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关于扶持服装产业发展的政策性意见》等多个重要文件的调研起草工作。
服务企业难,创新服务更难。刘国和却说,正因为难才有挑战,才激励他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在分管服装行业时,他针对我市服装行业的特点和优势,积极组织包装、宣传、推介,帮助我市先后捧回了“江苏省羽绒服装制造名城”、“中国羽绒服装制造名城”两块金字招牌,取得了扬州市工业的第一个区域性品牌,为我市服装行业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他针对当前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问题,在宏观上研究化解的办法,通过精心谋划包装和向上争取,高邮第一家典当有限公司正式运营;他注意跟踪国家有关工业政策,帮助企业研究争取利用。近年来,他先后全程参与和指导曙光、金飞达、华富、和益、日兴、创新等多家企业包装项目,起草申报材料,累计帮助企业争取各级政策资金数百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