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高邮APP
数字报
今日高邮公众号
视听高邮公众号
头条号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高邮日报  新闻线索:0514-84683100
首页
  • 今日高邮APP
  • 手机版
  • 今日高邮公众号
  • 视听高邮公众号
  • 头条号
首页 > 特别报道
且图锦上添花

2009-09-07 00:00:00    作者:孙平    来源:今日高邮

中国邮政即将发行一套《京杭大运河》邮票,这是高邮邮人的一件特大喜讯。因为随同这套票还将发行一枚小型张,图中醒目景点正是高邮的秦邮亭和镇国寺。这实在有点喜出望外,其实这也正是千年文化古城高邮作为镶嵌在大运河彩带上一颗明珠的实至名归。

2009年9月26日发行在即,如何设计配置一套邮戳,既是广大集邮爱好者的期盼,又是我们高邮邮人的当务之急。

此小型张所涵盖的信息量很多,我们至少可以设计一组4枚邮戳。一是秦邮碑亭。秦邮碑亭矗立于运河东堤,粉墙黛瓦,重檐翘角,内立一秦邮巨碑。碑亭虽重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却在追溯和昭示着邮文化的渊源。早在秦王嬴政时,就在这儿筑高台、置邮亭,绵延千年,为大运河的开挖、疏竣、拓宽以及沿河御道、水陆驿出现和兴盛,起到了开创性的历史作用。二是镇国寺塔。在1956年京杭大运河拓宽时,中央特批“让道保塔”而耸立河心小岛的镇国寺塔,是唐僖宗年间为举直禅师而建的五级佛塔,清光绪重修增至七级。塔身全部用青砖砌建,高25米,呈平面方形。塔顶为四角攒尖式,顶端直立着2米高紫铜葫芦。这是一座充满佛教传奇色彩和运河文化底蕴的标志性建筑。三是邗沟烟柳。邗沟是古运河的一段。公元前485年吴王夫差筑邗江城,并掘邗沟,沟通江淮水道,成为此后京杭大运河最原始的前身。1956年,为拓宽大运河,在古运河东岸重新开凿了一条27公里长的新河,从而形成了现在的两河三堤的格局。现存的千米古邗沟,仍保留了当年成行绿柳临风摇曳、雾霭缭绕的余韵。四是珠湖唱晚。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天然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共分七段,其中里运河段自清江过高邮湖至扬州入长江。高邮湖在大运河中发挥着调节水量、平稳水位、旱涝减灾的巨大作用。当运河水多时,高邮湖会大量吸储;当运河水少时,高邮湖则慷慨供给。可以说,大运河与高邮湖命运相连,相得益彰。

这组戳以部颁标准按固定日期风景邮戳设计为好。由于所涉四景点都没有邮局所,且在没有增设临时邮局的前提下,按《京杭大运河》邮票发行日期,以固定日期使之定格。

我们翘首以盼,期待邮戳问世,且图锦上添花。


高邮市融媒体中心 主办 2004-2019©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4-84683100   在线投稿

ICP备05016021号-1

 苏公网安备 321084020000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