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9-16 00:00:00 作者:杨星/文 王林山/摄 来源:今日高邮
——访著名雕塑家严友人
高邮是秦少游故里,文游台也是秦少游曾经活动过的地方。1985年,由严友人先生亲自设计制作的秦少游玻璃钢塑像成为文游台的标志和象征。时隔24年,严友人以极大的热情对塑像进行了修改,赋予秦观像新的生命,使塑像更切合秦少游的风度,再现了秦少游的生命历程。在9月12日晚的秦少游铜像揭幕仪式上,本报记者采访了著名雕塑家严友人。
谈起当年的塑像,严友人表示,那座由上海著名雕塑艺术家张充仁等人指导,由他自己雕塑而成的秦观塑像,高2.55米,再现了秦观37岁出仕离乡前风流倜傥、踌躇满志的风貌和神态。但是塑像缺乏个性,人物的脸部比较概念化。此次有幸对北宋时期著名的婉约派大词家秦观塑像进行再创作,严友人深感缘分之深。严友人说,24年前,他曾为秦观做过一尊玻璃钢塑像,从此便与这位伟大的词人进行灵魂的对话,了解他的真和美,也使24年的创作历程有了认识上的升华,终使这座秦观新铜像比之旧的那尊塑像更为贴近自然、清新、雅致,风骨、睿智,富有感情。
祖籍广东的严友人1960年至1965年就读于上海美专(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后进入上海油画雕塑院开始了他的雕塑事业,他主张中国现代雕塑艺术应该还其原始贞洁的本质。 2002年,他的青铜雕塑《生命》以100万人民币的价格首开中国雕塑第一价。
30多年来,他致力于在雕塑语言中注入文学性语言,运用诗的隐喻与象征,夸张与幻想,哲理般的抽象乃至于黑色的荒诞,使雕塑作品在固定不动的空间内,言简意赅地融入丰富的思想内涵。
采访中,严友人说,苏小妹三难秦郎的故事在民间的广泛流传,更加为秦少游增添了传奇色彩。“若是两情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数百年来已成为表达男女爱慕之情的绝句佳话。
最后,严友人希望新的秦观像能够给高邮这座历史名城增添光辉,给高邮人民带来祈福。